该收收 该放放:讲述我我们的育人故事(中学篇)(15)

2020-12-10 19:12:44  阅读 89 次 评论 0 条

  今年疫情期间,首都人民教师坚守工作岗位,创新性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努力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新工作模式与方法。

  为了让教师们的育人故事被更多地倾听,在学生、家长、社会中更广泛地传播,由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举办的第二届大中小幼教师同台讲述我/我们的育人故事活动,邀请到全市大中小幼各学段的23位代表登台,他们以“家校社携手育英才”为主题,深情讲述了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特别是疫情时期发生的动人的育人故事,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吧。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北师大二附中的孙晓红。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高中班主任的一点儿想法,我在提升班主任智慧的道路上的修炼。

  高一15岁左右的孩子,班主任要做到时时陪伴,悉心引领。陪伴的日常,我像个老母鸡一样看着自己的宝贝。在疫情期间,我充分利用班级微信群,一些重要的提示、提醒,督促全班同学注意并落实。每周我会发大段通知和要求,一方面是心灵鸡汤,比如好的文章或推送,正能量抗疫故事,防疫知识和看待热点事件的理性文章;二是提出具体而详细的要求,比如介绍好的学习方法,提升自律性的养成步骤;就学习中的韧性、效率、方法、勤奋程度、成绩等给每一个同学打电话,询问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困惑,鼓励表扬点滴进步,分享他们心得和收获。

  这个年龄的孩子,有思想有朝气,渴望被当做大人,对于很多问题正在形成自己的创意,如果只是班主任一言堂,颐指气使发号施令是绝对不行的,他们可能叛逆反抗,也可能虚伪应付。班主任必须要适时放手,收放合理。

  疫情期间恰逢我校的云上艺术节,我突然有了一个创意,全班同学在云端共画一幅画,我开始征求特别靠谱又特别会设计的小R的意见,她很快就同意了这个设计并负责总策划。她建立了微信群,在6名同学你一言、我一语的头脑风暴中,遴选作品,二次创作,灵魂改画,分割图形,布置分工。

  在设计改编时,画中的女孩这个看似简单的形象,也经历了一番纠结。她的背后曾放上过红十字、地球、医护人员剪影,而气球上放什么图案更是难以抉择:红心、五角星、蛇杖、HOPE、环保元素……来来回回,推敲琢磨,群里讨论和草稿交织着,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热烈交流才最终决定下来:女孩被戴上了口罩,披上了双翼,手中的气球上书写着LIFE的字样。她是紧紧攥住流逝生命的白衣天使,是以生命为名向上飞翔的逆行者,这些细节虽小,却传达着同学们想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历经9张调色稿,n张草稿和概念稿,最后的那1张定稿终于诞生了。他们最终定名作品名称为“生命求索”。

  改图结束,真正的“创作”却才刚刚开始。画面以色调为主线小份,为使画面更加灵动,每一块的形状都不规则。由于害怕最后线条对不上,组织者还细心附上了格子供同学们参考。同学们充分发扬理科生的优势,按比例打下格线,以描点作图的态度把线稿严格“复制粘贴”到了自己的画纸上。黑笔勾线,颜料上色……分散在北京各个角落的同学们就地取材,拿着家里有限的画材各显神通,每个人都圆满完成了绘画。最后,经过组织者的拼接、整合和局部描边,这幅32人的画 终于在电脑上被拼了出来。

  他们的设计或许简单,画技或许笨拙,但他们的用心纯粹而赤诚,他们的情感真挚而滚烫。每个人付出一份小小的力量,凝结成一个完整的作品。我们在作品的介绍中写道:人们携手同心,共抗病魔,朝阳升起,衬托着白衣天使的身影,他们的努力,让希望来临,一切都在向光明的方向发展。“我们终将迎来真正的春暖花开!”

  在这次活动中,我是一个参与者,不是一个决策者。我适时退出,鼓励讨论,他们做不了的决定我会提出自己的建议,充分留给他们足够的空间,鼓励他们去参与去设计去创造,让我惊喜的是,孩子们呈现出的作品惊艳而超乎我的想象。

  在活动中,同学们形容自己的那一小部分局部就像一只小鸽子一样与大家飞到了一起,构成了和谐,那种感觉特别美妙,那种归属感和认同感比以往更强烈。然后每个同学复课后第一件事就是虔诚地把自己的那一小块儿带到学校,真正拼成画作并装裱画框,放在班级里被我们格外珍惜;班服制作加上拼画的设计。班级成立之初就提出的班级愿景“在一起,走一路”得到了充分的践行。而我心里是满满的属于麦田守望者的幸福。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61699.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