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闻座右铭:记者最快乐的时刻

2021-02-15 02:48:20  阅读 82 次 评论 0 条

  座右铭是写在小卡片上的励志名言,更是写在人们心中的人生信条。新时代,广大新闻工作者积极践行“四力”要求,把好故事写在采访路上、写在受众心里,把自己的座右铭写在新闻作品里、写在职业成长中。今天,我们听3位记者讲述他们的座右铭故事,分享他们职业生涯中最难忘的经历、最快乐的时刻。

  新时代奔跑在路上,扎根芬芳的大地,汗水滋润脚下的泥土,好故事暖在心里,好故事写在高扬的旗帜上

  今年是我参加新闻工作的第11年。作为一名网媒记者,与前辈们相比,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随着一次次的采访,特别是进入新时代,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增强“四力”是自己从事新闻记者这份职业穷其一生要做的功课。就像我在2019年第20个记者节时创作的增强“四力”歌曲《我们在路上》的歌词:“新时代奔跑在路上,扎根芬芳的大地,汗水滋润脚下的泥土,好故事暖在心里,好故事写在高扬的旗帜上……”我将这几句歌词视为自己的新闻座右铭。

  在我的新闻工作中,陇南一次次出现在我的报道中。不管是由光明网牵头承办的“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短视频征集展示活动”,还是“我家的故事——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短视频征集展示活动”,我都把对于陇南的深情融入到镜头里,将陇南的脱贫故事写进我的报道里。

  我与陇南的故事,源于几年前中国记协组织的“强四力 助攻坚”新媒体陇南扶贫报道活动。我和同事逯成业携“钢铁侠”多信道移动直播云台设备下乡进山,对当地油橄榄、纹党参、花椒等特色农产品助力脱贫进行直播报道。报道发挥“钢铁侠”融合优势,将直播信号一键分发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新媒体平台,实现多终端、多渠道同步网络直播。通过直播报道,带动当地旅游产业发展和特色农产品销售,成为脱贫的新支柱。

  光明网“钢铁侠”对陇南油橄榄加工制作进行直播,光明网记者王恩慧(左二)直播中

  茶园农田、扶贫车间、工厂基地,短短一周的采访时间里,我与当地的很多乡亲们结下深情厚谊,基层干部王文团、纹党参种植户老任都成了我的好朋友。我一直关注着王文团和郭河乡的乡亲们,他们正通过花椒、辣椒订单种植实现“麻辣”脱贫。而老任还经常在微信上跟我说起,那次“钢铁侠”直播完纹党参,纹党参销量增加了很多,经过电商物流卖到了全国各地。我说那应该算是早期的直播带货吧,听完这话我们都笑了。

  我非常感谢陇南这个地方,因为陇南是我践行“四力”的火热战场。在广袤的大地上,在火热的生活中,感受动人的故事,为老乡们脱贫用一份心、出一份力、尽一份责,作为一名记者,我感到十分自豪和快乐。这些一线采访经历,为我的新闻工作积蓄了强劲的能量,也让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对于我来说增强“四力”其实刚刚开始。奔跑在新时代的我,唯有在线下脚踏实地认真践行“四力”,才能在线上讲好更多像陇南一样的好故事。

  你需要我时,我在,不需要我时,我依然在;记者就是要无时无刻地维护心中的天平秤

  “你需要我时,我在,不需要我时,我依然在;记者就是要无时无刻地维护心中的天平秤”。这句话是我从事新闻工作十余年来的座右铭,更是我作为一名记者为之奋斗的理想状态。

  有一次,我从医院看完病去幼儿园接女儿放学,在路边等候的时候,遇见了一件事。一位阿姨违规围挡公共区域内的停车位,还理直气壮地埋怨那些停车的司机。看到他们争执不休,我便上前劝阻,给那个阿姨讲道理。陪在我身边的母亲心疼地说,现在不是上班时间,这也不关咱们的事儿,你不要管,还是要注意自己的身体。我对母亲说,我是一名记者,记者有责任有义务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没有上下班之分,遇见了就不能不管不问。经过十多分钟苦口婆心的劝解,我和周围的群众一同说服了那位阿姨,化解了一场纠纷。

  我始终认为,一名合格的记者要管“大事”,也要留心身边“小事”,还要学会“管闲事”,维护心中的天平秤,让正能量的光芒,无时无刻不照亮大地。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广播电视台李飞(左)在拍摄风雨中坚守岗位的工作者。

  记得有一年,我接到当地群众反映,某路段的城市公交车突然不再通行,给他们出行和生活带来了很大不便,于是他们想求助媒体。该事项涉及人员杂、牵扯部门多,为给社会一个公正的说法,给群众一个合理的解答,我对事件的真实性和存在的矛盾点进行了深入采访和反复论证,相关报道得到有关部门重视,该路段的城市公交不久后也恢复了通车。

  铁肩担道义,无悔守初心。在采访过的多起民生新闻中,听到老百姓为我们记者叫好,这就是我作为一名记者最快乐的时刻。

  用心捕捉弘扬真善美的光彩,用话筒让更多人知晓那些默默奉献的事迹,激励更多人去认真生活与工作

  2011年12月,我和同事往返近3700公里上了帕米尔高原。我们克服呕吐头疼的高原反应,顶着满天繁星,翻越两个最高海拔4400米的冰达阪,两辆车换完了最后一个备胎,终于在深夜赶到塔什库尔干大山里的马尔洋乡寄宿小学。我们住在教室里,没有水没有电也来不及吃饭,打着手电连夜备稿。第二天我们把太阳能板排列组合在一起发电,在4000米高原做了一场特殊的现场直播《为大山里的孩子送一双鞋》,为这里的孩子送去几千双鞋子和几万元善款。

  这个深山里的寄宿制小学校有86个孩子,只有几个老师,既当爹妈又当老师。校长阿里甫夏 依那亚提汗是塔吉克族,他告诉我,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分到这个大山深处的学校时也曾经想当“逃兵”,装病躺在床上不上班,没想到几个小同学去宿舍看他,还送给他几块糖。他问糖哪来的,孩子们说凑了两块钱买的。他眼泪一下掉下来,给了孩子们五块钱,然后马上起来继续给孩子们上课。他说,我想了,我不来教孩子谁来管他们,我不能丢下他们,要让他们学知识有文化,看到外面的世界,而不是像他们的父辈一样只能在山里放羊放牛骑马,一辈子就是眼前的山。

  看到这个周围壁立千仞的小学里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听到老师的故事,看到墙上“学好汉语走出大山走向世界”的标语,我深深感动于这里乡村教师的奉献精神,更体会到自身工作的价值。正是因为有这样平凡而伟大的基层教育工作者用自己青春的血液来浇灌,大山里的孩子们才会越来越好,祖国的花儿才能越来越红。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要用心捕捉弘扬真善美的光彩,用话筒让更多人知晓那些默默奉献的事迹,激励更多人去认真生活与工作。

  新疆广播电视台白璐(左)及其同事安涛(右)和时任马尔洋乡小学校长的阿里甫夏 依那亚提汗(中)合影。

  这几年国家和地方对边远地区教育事业的投资也越来越大,马尔洋的路越修越好,孩子们再也不需要骑马涉水骑骆驼走两三个小时去上学。作为新闻工作者,我的心里既欣慰又骄傲,因为有了我们的宣传报道,让更多人了解了这群大山深处质朴的教育工作者,也让这些边远地区的老师和孩子们感受到社会关注的温暖与各方支持的力量。我想,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意义吧。

  编者按: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从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工作原则三个方面明确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意见》原文,人民网传媒频道特别邀请中国教育电视台总编辑胡正荣、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郑保卫、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宋建武、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教授赵子忠进行解读。…

  近日,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发布了“2020中国新媒体扶贫十大优秀案例”以及“2020中国新媒体扶贫优秀案例提名”。其中,人民日报新媒体公益带货系列直播和人民优选直播大赛之百城百县直播助农分别入选“2020中国新媒体扶贫十大优秀案例”和“2020中国新媒体扶贫优秀案例提名”。…

  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呼叫中心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62081.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