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剧中,奔跑、白衬衣、校园、单车、爱情、友情、校服、天台、成长等是常见元素。
《匆匆那年》所带起的国产青春剧创作风潮并没有匆匆而过,绵延了7年到现在也未见消退。但是在行业内部,变化一直在悄悄发生:从数量上的“大爆炸”到品质追求更上一层楼,从跟风IP改编+小鲜肉的“成功模式”到在原创剧本上下功夫,从打着各种噱头谈恋爱到认真尝试拓宽青春剧的边界……国产青春剧为什么成为了现在的模样,未来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年轻导演会更适合执导青春剧吗?新京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制作过多部高分青春剧的小糖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振华、《最好的我们》《棋魂》的导演刘畅、《风犬少年的天空》的导演张一白、新世代年轻人聚集的B站COO李旎等业内人士。
之前只有电视台播剧的时代,遥控器更多地掌握在父母、长辈手里,剧集创作会针对这些观众。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视频平台的发展,年轻观众获得了选择自己想看的内容的权利和便利。像青春剧这种面向年轻人的作品越来越多。
《匆匆那年》是朱振华创立“小糖人”后做的第一个项目,他回忆该剧筹备期间,恰好是网络视频平台逐渐成为主流媒体的时间段。在此之前网剧给人的印象就是粗制滥造,那时起平台开始尝试制作大规模、精品化的类型剧。“要选符合视频平台年轻受众口味的题材,视野自然而然往青春剧上面走;其次要找到传统电视剧较少涉及的品类。”
《匆匆那年》用新人出演,这样成本能控制在视频平台可承受的范围内。以当时的市场环境,新人新面孔的剧因为缺乏收视保障,很难卖给电视台,而视频平台却可以靠反复点播获得长尾收益,给这类创新的小成本剧集提供了成长的机会。“《匆匆那年》的确成为了国产青春剧的一个分水岭,之前青春剧数量少,之后大批涌现。它是应运而生的。”
导演刘畅从《最好的我们》(2016)开始和青春剧结缘,此后执导的《独家记忆》(2019)《棋魂》(2020),也都是青春题材。他认为国产青春剧从《匆匆那年》开始的繁荣,是由于视频网站崛起和网剧的兴起,吸引和增加了一波新的观众。
张一白从不觉得年纪大了就不适合拍青春剧。在他看来,青春可以拍得甜宠纯情,也可以把自己的人生经历融入到当下年轻人的生活中,拍得沉重而有哲理,“取决于创作的当下,你是什么样的心境,和你对人生有怎样的理解。”
张一白从不觉得年纪大了就不适合拍青春剧。在他看来,青春可以拍得甜宠纯情,也可以把自己的人生经历融入到当下年轻人的生活中,拍得沉重而有哲理,“取决于创作的当下,你是什么样的心境,你对人生有怎样的理解。”
年轻人拍、年轻人演、年轻人看,这似乎是青春剧顺理成章的逻辑。统计数据也显示,年轻导演是近年来国产青春剧的主力军,他们创作出好作品的几率更大。85后导演刘畅说,青春剧之所以一直吸引他拍,是因为他自己的直接经验比较多。他觉得,青春剧的确更适合年轻创作者来拍。“我目前拍到第四部,短时间内对青春的表达已经到极限了,关于年轻人的话题没有太多想讲的了。”
论拍青春剧,张一白是目前唯一能与年轻人争锋的老导演。《将爱》播出22年之后,57岁的张一白重回剧集领域,执导青春剧《风犬少年的天空》在B站独播。3.8亿播放量、400.4万弹幕、274.7万追剧的数字表达了年轻观众对它的“顶级”喜爱,8.1的评分说明它在相对挑剔的文艺青年群体也赢得了认可。
朱振华认为年轻导演拍青春剧有利也有弊。年轻导演缺少经验,但对青春的理解更鲜活。制片人要平衡利弊,找到创作者与题材的契合点。“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导演的兴趣点和能共情的地方要跟作品有巨大的交集。没有兴趣强行拍,出来就是个行活儿。”
IP影视化改编的工作像是做厨师,需要找到小说文本里呈现的质感,去发酵它,挖掘出人物和故事的力量,用影视化手法呈现出来。这过程中,兴趣和能力都很重要。
《匆匆那年》根据九夜茴同名原著小说改编,它的成功也引发了国产青春剧对IP改编的追捧,最疯狂的时候一首流行歌也可以成为改编的母本。朱振华深知原著小说的重要性。“小说给到的资料越多,创作取材范围就越广。优秀的小说是影视创作非常重要的基础。”
如何选择合适的IP进行影视化改编是一门学问。原著粉丝的多少、流行程度、获奖经历,这些都是容易引人误入歧途的因素。“粉丝再多的原著小说如果不能激发你的创作欲,最后都会让你陷入困境。”朱振华说。
今年播出的国产青春剧,IP改编剧的占比大幅下降,豆瓣8分以上的5部作品,只有一部是IP改编。剧评人“太阳以西”分析,青春剧连续高产了四五年,消耗的是青春网络文学差不多十年的积累,基本上有品质有人气又便于影视化的青春小说都被改编过了。而此前很多跟风IP改编的影视剧证明,空有IP在手不好好做内容,观众和原著粉都不会买账。“与其买IP,不如花时间和精力自主研发剧本。毕竟剧好不好,还是要看故事和人物。”
青春剧也总会和高颜值的偶像演员关联到一起,一方面青春题材需要年轻演员,另一方面青春剧也的确是“偶像制造工厂”,很多年轻演员因出演青春剧而走红。
青春总是伴随着爱情的萌动。刘畅坦言,拍《棋魂》定下“不谈恋爱只谈热爱”的基调,“爱情肯定是青春剧很重要的一个元素,但友情也重要,成长也重要,我觉得没有谁比谁更重要。”张一白会为青春剧和青春偶像剧,定下不同的选角标准。《将爱》是青春偶像剧,《风犬少年的天空》是青春剧,所以后者是以合适的标准去选演员,而不是高颜值和流量。张一白感慨说,好像现在一拍青春剧就得找点流量,但他偏偏要找彭昱畅。刘畅的选角标准也相似,第一看演员与角色的贴合度,第二看表演能力和经验,第三才会考虑流量、咖位等因素。
朱振华认为偶像演员介于商业和艺术之间,商业性会更强一些,但偶像和演技派不是非黑即白的存在。“我们没有按照偶像剧的路子做过戏。但如果既有高颜值又有好的演技,那是每个制片人和导演都求之不得的。只不过现实很难两全其美。”
导演刘畅表示,青春剧如果要走现实主义路线,塑造群像是必然的结果。“类似的剧拍得好看的,我就没有见过不是群像的,这是一个创作规律。主人公要跟剧里拍的世界发生关系,就会接触其他人物。我们就自然而然去延展其他人物的故事线,展现他们的命运和成长。”
纳入本次统计的60余部国产青春剧之中,群像剧占比非常高,从剧名就可以看出来——“我们”(而不是“我”)、“一起”是出现频率最多的两个词汇。其中获得好口碑(豆瓣8分以上)的,更是清一色的群像剧。以今年播出青春剧为例,《穿越火线》刻画了以肖枫、路小北为代表的两代电竞人的群像;《风犬少年的天空》是“大兴村四子”加上马田、李安然、刘闻钦七个少年的故事……相比之下,只专注于男女主角恋爱“撒糖”的青春剧在口碑上落在下风。
现实主义风格是高口碑青春剧的另一个特点。它们描摹了时代变化对于年轻人的冲击,有的情节称得上真实残酷:《穿越火线》里的网瘾戒除中心;《棋魂》里冲段少年面临的竞争;《风犬少年的天空》里社会阶层的差距,“我一生奋斗的终点甚至不如你的起点”戳中了年轻观众的痛点。在张一白眼中,哪怕时代不同,青春的本质是一样的。拍青春剧需要和现实连接起来。李旎从平台用户的角度分析,《风犬》主角所经历的喜怒哀乐,不能代表每个年轻人的青春,但其中展现的青春与人生的矛盾,是现阶段的年轻人同样会面对的。“这就是他们正在经历的,很多情感连接是可以产生共鸣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