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考厦门大学,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危险的选择,看好我的人不多。因为在我们学校,就连考研都很难得,一年就出现两个考取校本部的。我相信每个选择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孩子都是勇敢的人,因为你得在众多同学中杀出一条真正的血路,竞争太激烈,对手太优秀,见过复试现场的我可以很负责的和大家说,同学们真的都很优秀,如果你真的打算考厦大,你必须努力,天道酬勤。
大三开始准备考研,应该是11月吧,但因为个人情绪问题荒弃了4个多月,第二年二月重新开始备考。复习时间分为三个阶段:
接下来我就厚着脸皮回顾下自己每科的复习经验,给学弟学妹一点帮助,但是我想提醒Baby们一下,每个方法都有适用与不适用的差别,没有一套完全适合自己的“学长学姐的经验”,所以,在看的时候,希望大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不然也不会惊险地压线进复试。
我政治用的书是:红宝书+蒋中挺的客观题宝典+1000题+真题。我在复习期间红宝书过了三遍,第一遍跟着视频看,把框架和时间轴搭起来,第二遍是做题后再把本章节过一遍,第三遍结合着看,把重要知识点(小草中加红字的部分)消化掉。我题目做的不多,这是我一个失误,也是造成我分数不高的一个原因。我1000题一遍都没做完,据说别人都是两遍三遍的刷。至于的那本真题,我十分建议各位提前来刷,不仅可以看看出题模式,它这本书之前的半本考点框架实在是赞。在红宝书出来之前把这本书过两遍,相信会有帮助。
首先得交代一下自己英语基础有多烂,我高考英语100分、四级考了三次才过,六级考了四次临毕业前才过。
(1)复习材料:因为报的是专硕,所以考的是英语二。怎么说呢,因为我知道自己的英语是超级大短板,所以一开始就非常重视它。2月份开始复习英语,个人比较懒惰,单词没有完全地背过一遍。开始就直接做题了,150,黄皮的那个。我个人反思大三下学期还是要打好单词基础,因为我太懒所以导致很多悲剧。我前前后后做的题目有:150基础篇(其实就88篇),近十年的英(一)真题,以及英(二)真题
我复习英语的材料是150篇、97—04年的真题、丁晓钟的十年真题紫宝书以及英美外刊解析,还有大大小小的长难句解析。真题做了两遍,看笔记又看了一个星期。
(2)阅读:我一上来就是做阅读,我的方法是这样:先看一篇阅读,大概猜一下是讲什么,头脑中有个大概的印象后,把不会的单词圈起来,在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单词本中逐一找到,然后把单词抄一遍在单词本上,背几遍。
(3)段落翻译:单词解决后,再看文章,把不懂的句子摘出来,到有能力分析句子结构的时候我已经到了做真题的阶段了。把句子搞懂之后,基本上文章就能够看懂了。这时候我会专门拿一本本子,自己把原文翻译再对照修改,很多朋友吐槽我这个方法,觉得我浪费时间,我认为这是因人而异的,考场上我做英二段落翻译时,就是因为我对文章翻译比较熟悉,所以在时间很赶的情况下,并没有丢太多分。
(4)作文:最悲剧的就是我的作文,作文是我弱项中的弱项,是在12月才开始,由于我的单词积累很少,这里就摔大跟头了。自己整理的模板用是用得到,但临场因为题目的不同肯定会有一些差别,所以基础不扎实很容易慌神,这么说吧,我考完英语时,我已经觉得自己考不上了。小作文写的那叫一个烂,初中水平都不到,而大作文还没结尾就来不及了。所以,单词一定要积累。基础一定要打好,因为基础打不牢,考时和考后都很痛苦。但看到分数,松了口气,应该是客观题做的还不算太差。
最早开始也是花最多时间的是中新史。因为专硕大纲10月出来之后,有传闻说不考中外新闻史了,所以之后,群里很多人都说不考不考就不看了,可是卷子一出来,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都傻了眼,30分的中外新史填空啊。实际上,出卷子的人,还是那些人,不管考纲发生怎样的变化,人是没有变的,这一点很关键。暑假时我把中外新闻史读了一遍,真的是头大,但好在我细细啃了一遍,所以基础没给拉低。在考场上还是有一些规律的,比如说“第一”“首次”“最”这类型的,是一定要掌握的。因为考试就考这些,不信去看真题。
我的专业课复习方法就是:看聚英全书笔记+回到课本再看一遍+觉得重要默写下来+背。自己脑中有一个框架,像是把课本的知识按表格或按①②③复制,考试时按关键词尽量复述。比较没技术含量。
其实考研期间最难的,不是学习方法,也不是记不记得住。最难的是坚持。我绝对不是别人眼中的学霸,不管是中学还是大学,比我优秀、成绩好的人多了去了,但是在考研这件事上,我一刻也没有松过手,紧紧地抓着书,累了就多睡一个小时,还是得老老实实完成今天的任务。
在很累很累,不懂自己在坚持什么的时候,我就听我收藏的厦大广播台某一期节目,真的有种奋发图强的感觉,为什么不再坚持一会,为什么不勇往直前。一遍遍的告诉自己,千万不能停止于此,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相信会有更美好的人更美好的事在下个路口等你,一定要坚持走到目的地,至少不能忘了为什么你来到了这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