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视“大专家写小文章”的传统

2021-12-29 09:39:10  阅读 38 次 评论 0 条

  中华书局《文史知识》杂志1981年创刊,于今整整40年。40年来,几代编辑坚持“守正出新”的理念、“大专家写小文章”的传统,打造这本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文史读物,影响了几代读者。《文史知识》成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文史知识的重要阵地,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文史知识》把中华民族具有代表性的、优秀的历史文化介绍给广大读者,这是一本普及性刊物的重要贡献。《文史知识》先后设有“治学之道”“特别关注”“文史百题”“诗文欣赏”“随笔·札记”等栏目60多种,一定意义上说,它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变迁、人文风貌,同时也体现了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始终不变的宗旨。

  办刊很辛苦,要每期变着花样去组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给读者送去一期期精彩的内容。如2021年第四期“特别关注”栏目,通过神话探寻文化源头,讲述中国历史故事。不仅内容精益求精,为提升读者阅读体验,刊物在形式上也不断尝试和探索。近年来,加强开本、封面、版式设计,让这本杂志在不失庄重古朴本色的同时,增添了新鲜活泼的气息。在选题策划、文章组成等方面,想读者之所想,以创新迭代保持文史刊物的青春活力。40年来刊发近480期,选题与内容非但没有枯竭,反而如有源头活水。读者换代,重要文史知识的传授不能停滞。这种传授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随时代的前进、形势的变化,以新的观点、新的角度去做新的诠释。

  文史普及刊物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名人写名文”是组稿原则:写这个题目的一定是研究这个课题的“名人”,也就是专家。如写王安石变法,编辑部请宋史专家邓广铭先生、漆侠先生;写魏晋文学,请徐公持先生;谈文字训诂,请许嘉璐先生等等。不仅如此,在“名人写名文”基础上,还恪守“大专家写小文章”的传统。翻开20世纪80年代的《文史知识》,朱东润、夏承焘、陆宗达、钱锺书、周一良、季羡林、任继愈、赵朴初等众多名家宿儒都是它的作者。在今天的杂志作者名录中,也时常出现叶嘉莹、白化文、陈来、王邦维、刘跃进等知名学者的身影。这些知名学者的文章从不长篇累牍,也不佶屈聱牙,而是既准确又好读,便于来自各行各业的文史爱好者通过自学提高学养水平。当然,《文史知识》也注重挖掘新锐的实力派学者,多年来,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年轻作者。名家和新锐通过一篇篇精品佳作,为几代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文史养料。

  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开门办刊、勠力同心。编辑部需要人来帮助,需要顾问、需要专家、需要朋友。兼有顾问、专家、朋友三项职能的组织就是编委会,《文史知识》受到读者欢迎和信赖,编委们功不可没。保持刊物高水准,还要顺应时代,不断自我革新,只有立足现实责任,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动,以全新的面貌面对新的时代挑战,才能让刊物永葆生命力。为此,编辑部组织新锐编辑温习刊物历史,体会肩上担子的分量,感受前辈们办刊的艰辛和快乐,鼓励他们以更大的热情和动力投入到编辑工作中去。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下,我们需要更多《文史知识》这样的文化普及践行者和优质内容提供者,用现代方法激活历史文化资源,肩负起传承优秀文化、提升精神生活品位的使命。

  新型全球化符合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符合促进世界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总目标。中国努力引领新型全球化是造福世界的事情,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举动。

  坚持以企业为中心的政策方向和服务理念,确立亲近和清白的新型政商关系构建准则,那么政府部门就能找准理顺和优化政商关系的有效路径,并为优化营商环境和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条件。

  实际上,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主要就是为美国和欧盟打压中国提供一个便利的条件。他们可以随便确定一个替代国来评估中国反倾销的幅度,据此加强对中国企业、中国商品的打压。

  回望百年,中国在领导经济建设的实践历程中始终能够审时度势、积极应对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战略部署,练就了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过硬本领。

  在区域和双边层面,中国可以在正在进行和正在研究的RTA谈判中加入数字贸易章节,并努力推进该议题的达成,也可以在升级已签署但不涉及数字贸易章节的RTA谈判时加入数字贸易议题。

  加快5G的基站建设和商用步伐,完善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为传统产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打下坚实物理基础。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需要深刻认识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促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等方面的重大意义。

  正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深深植根于人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人民的理论,并得到了人民的认同、支持和拥护,才改造了中国,改变了世界,改写了人类历史,生动诠释了“行”的理论品格。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应有之义。“创新驱动”更深层次的重要问题是何以“驱动创新”?

  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共同富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而生态富民可以也应该发挥巨大的功能与作用。

  从建设经验来看,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已从政府主导向社会共同参与、联合建设运营的多主体、多元化模式转变,“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公众参与”共创价值模式值得借鉴。

  未来在中心城市及周边的都市圈,人口将持续增长。而在远离中心城市的外围地区,将出现人口负增长。为了顺应这一人口重新布局的趋势,需要实施差别化的城乡和区域发展政策。

  数字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环境等多层面内容,而社会数字关系的不断优化则将为各方面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创造更为便利的条件。

  国庆前夕,孟晚舟归国。经历风雨,安归故里,她感谢祖国人民的支持,她深感祖国的强大,在走下飞机时说出让人心动的佳句:“有五星红旗的地方,就有信仰的灯塔”。

  中国用全球9%的耕地养活了占全球近20%的人口,并积极参与全球消除饥饿行动和粮食贸易,不仅成功解决了14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推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是新时期推动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战略抓手,任务重、系统性强,需要统筹考虑、协同推进。

  回顾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历史进程,中国始终能够化危机为转机,推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并在这一实践进程中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历史经验。

  美国对阿富汗20年的所谓民主“改造”不过是美国自导自演的一场闹剧,“喀布尔时刻”再次鲜血淋漓地撕下了美国“普世价值”伪善面具。

  “积极做行动派、不做观望者”,促进14多亿人口的共同富裕,“中国之治”的实践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强大信心与力量,充分体现出一个大国应该有的责任与担当。

  中国目前处在第一次现代化进程叠加第二次现代化转型的关键节点上,既要借鉴发达国家第一次现代化转型中城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又要面对第二次现代化转型的新形势。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62758.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