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文化年春节:孔子属于全世界 属于全人类

2022-04-08 10:54:49  阅读 34 次 评论 0 条

  孔子展是中国文化年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一项重要活动。自该展览于去年十月三十日在法国巴黎十六区的集美博物馆(museenationaldes ArtsasioatiquesGuimet)开始以来,观众反应热烈,每周开馆6天,每天至少有1000名观众参观,最多时达4000多人。该展也是最受媒体欢迎的展览。除展出地的《费加罗报》、《世界报》等重要媒体发表报道及评介文章外,就连远在美国的《纽约时报》也于1月1日发表文章,实属罕见之事。孔子热和儒家思想的复活是一个时期来的西方文化现象之一。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有待我们进一步的观察、了解。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与时俱进地选择与现实需要相适应的精神文化,用符合现实的精神文化武器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看来也是一个国际惯例。1月22日,集美博物馆馆长戴浩石(Jean-PaulDesroches)作为孔子展的创意人、组织者和举办者之一,他向记者侃侃而谈,本报记者手记实录,现公布于此,聊解国人之惑:为何西方特别是法国有那么多的人尊孔、崇孔,甚至视儒家思想为拯救当今世界的精神武器。

  “孔子作为一名思想家、教育家、伦理学家和哲学家,是中国悠久历史传统的见证,是一名跨世纪的伟大人物。孔子比老子年轻,又比佛祖年长20岁,他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思想活跃,社会动荡、充满变革的年代。这和我们现今的时代有许多相似之处,我们需要多了解别人,了解他人。”

  “法国在18世纪就开始介绍孔子,将孔子条目编入当时的百科全书。法国大革命的人权宣言是对封建社会的宣战书,宣言提出‘人生来平等’的思想,实际是孔子主张民主和社会平等的思想。法国大革命后建立的公立学校也是基于这一思想。”

  “孔子及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有其现代的一面,我们要重新发现孔子及儒家思想的精髓。对当今的国际关系有特别值得一提的一点:那就是如何象孔子一样懂得尊重,尊重他人。在当今的国际关系中,我们尤其要倡导这一精神,平等看待和尊重他人应成为现代国际关系的语言与行动准则。”

  “法国传教士学习儒家创立的科举制度,为法国现代的文官制度打下坚实基础。而科举制度和法国文官制度是建立在优胜劣汰这一现代民主思想上的,这有别于封建的世袭制。”

  “孔子思想遗产中有两个大的内容,这就是家庭与社会内部的团结与和谐。中国社会就是一个尊崇家庭与社会等集体观念的社会。孔子是一个受人尊敬爱戴的小人物,一生也没有大的成就,但他的思想对人类的贡献却十分巨大。”

  “儒家思想主张集体优先,而西方主张个人优先,中国人讲集体优先。因此,中国人对家庭与社会团结十分重视。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与社会里,人有安全感。如在死亡问题上,中国人认为:一个人死了,还有子,子还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尽。这就象是一列火车,一列火车行进更使人有安全感,而西方文化中却没有这些东西。西方将人一个一个分割来对待,一个人的死是极端悲剧化。”

  “尊重个性和个人主义,有利于创新,但也可能导致自私和社会的分崩离析。这也是造成西方社会问题的原因之一。”

  “孔子思想中还认为‘濡子可教也’,这就是说人是可以改变的,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这是一种很积极的思想,比较起佛教的轮回思想,和伊斯兰教一切听由安拉安排的思想来说,也是一种很现代的思想。这也许是中国近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

  “孔子是属于全世界和全人类的孔子,孔子的思想是属于全人类的精神财富。他的思想与精神财富中有适合于当今世界全球化现实的一面。我们要与时俱进地学习了解孔子与孔子思想。”(人民网巴黎1月23日电)

  法国及世界各地的观众对孔子展充满浓厚兴趣,特别是对一些实物展品格外钟情。

  有多彩生活经验的现代人穿过时空遂道,从那历史的见证面前,追寻失去的记忆。

  走进博物馆,接受再教育,接受历史的教育,接受其它文明智慧的熏陶,是现代人生活的一项补充。让我们走进博物馆吧!图为孔子博物馆的讲解员向一群老年参观者介绍孔子的生平与生活主张。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62953.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