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为何被骂?对他的谣言诽谤可以收场了该为余先生正名了!

2022-05-01 05:01:55  阅读 42 次 评论 0 条

  中学时期初次读到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第一感觉就是震撼。余先生的文章意蕴深刻,格局大,看问题的角度是我从来不曾见过的。文章之中用词新颖,华美而隽永,佳句连连。从此之后,余先生的《山居笔记》、《吾家小史》、《霜冷长河》、《中国文脉》、《行者无疆》等书籍便相继出现在了我的书桌之上,我如饥似渴般地阅读,之后细嚼慢咽般地品味,可以说余先生的作品对于当时中学生的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余秋雨以写文化大散文而闻名,《文化苦旅》出版后广受欢迎。甚至在当时还掀起了文化热潮,那么,一代文学大家为何会被骂呢?为何现在网络之上也有那么多人“黑”他呢?

  首先,有人批判余秋雨写文章辞藻华丽、矫情、做作、空泛、感情虚假等等。就作品而言,应该是看个人喜好的,毕竟看问题的角度有所不同。但是不能因你所看到的几篇文章,就对别人的文学成就而全盘否定。

  余秋雨的《戏剧理论史稿》、《中国戏剧文化史述》、《戏剧审美心理学》都是学术著作,他的《世界戏剧学》至今仍然是这一学科的唯一权威教材。许多批判他文章的人估计大多都没有阅读过此类书籍。你可以不喜欢他的文章,但是不该用恶毒的言语去谩骂一位年过70的学者。

  还有人骂他巴结政府,陈丹青曾说余秋雨就是个官员。余秋雨1985年就是中国最年轻的文科教授,1986年被任命为上海戏剧学院院长。当时的上海戏剧学院院长就是正厅级别了,如果余秋雨想要做官,那么为何在1992年就辞职了呢?辞职之后他就孤身一人考察中国文化的一些重要遗址。而这些骂声在他为官之时没有见到,辞职之后骂声扑面而来。

  另一个原因是有人说他诈捐。2008年汶川地震之时,余秋雨看到废墟以及残破的课本决定出资捐献3个图书馆。这件事却在网络上被炒作成“诈捐”。灾区的教育局出来作证,后来3个图书馆成功建立,甚至还有王蒙、冯骥才、贾平凹等人的题词,然而这依旧抵挡不住网络之上的骂声。

  救灾过程中,余秋雨写了一篇《含泪劝告请愿灾民》,从此余秋雨在网络之上又多了一个名字“余含泪”。文章的内容主要是:灾区的一些失去孩子的父母,要通过法律诉讼来惩处房屋倒塌的学校领导和建筑承包商。余秋雨呼吁这些家长要以大局为重,因为当时灾区还有很多潜在的威胁,救灾是最重要的。当时的都江堰问题还没有解决,关系到几十万人的生存。如果从失去孩子的父母的角度,骂余秋雨可以理解,但是其他人在网络上骂他是我不能理解的。

  余秋雨开启了畅销书的先河,以至于出现了大量的盗版厂商。余秋雨不得不去打击盗版,以至于后来有一个出版社大量的出版诋毁余秋雨的文章。但是,维护自己的版权有错吗?还有人说他自负,作品中总是自夸,就算如此,这也仅仅一个人的缺点吧,不能上升到人品的程度。还有人说他离婚再娶,这是私生活,外人不知道真相,你用什么去评判?

  在许多社交平台看到了许多骂余秋雨的言论,竟然有许多都是90后、00后,不知道他们有没有读过余秋雨的文章,有没有了解过余秋雨的生平。其实现在网络上许多事情都是肆意传播的,就像常见的“地域黑”,许多人根本就是道听途说,就给别人打上了标签。

  “骂”一个文人的正确方式是什么?首先是了解他的作品,去反驳他的观点,去指出他的不足,而不是用一些道听途说的言论而对其谩骂。有些人骂他是出于某种目的,而有些人骂他就仅仅是盲目跟风。现在许多人都是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成为了网络上的“键盘侠”。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63108.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