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无疑是中国人口头上的常用词。百度百科中查找“文化”一词,你会发现,人们竟然无法给“文化”这个词语一个明确的定义。依照百度百科的说法“广义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笔者也来广义地聊聊一下学校的文化。
为什么要聊这个话题呢?因为近来时常被某些学校渗透出来的“文化”所惊吓,颇有些惴惴不安。
惊吓最多的,当属某些学校的大红标语或悬挂于教室正中间的横幅了。诸如“宁愿练习千道题,不可考试丢一分”,“今天不为学习买单,明天为贫穷买单”的“励志”横幅。这样的学校里,往往在校园的走道两边,设置有大大小小的宣传栏,宣传栏中的内容大多是与考试有关的排行榜或“龙虎榜”。走在这样的校园里,你很难看见孩子的笑脸,听不到孩子的嘻笑声。
还有一类学校,也会在不经意间吓你一跳。这样的学校,一般都是称得上“高大上”这个时髦的词语。一走进学校,满目都是喷绘的各种名人名言,色彩鲜艳,装饰精美,乍一看,很是漂亮。仔细读读那些句子,却意外地发现“只要还有一口气,就必须干到底 ”这样的句子赫然在目。站在这句子面前,我不知道这需要多高的人生境界,才有资格站在学校的三尺讲台上。
当然,也常常在灵魂深处被一些学校的文化洗礼。曾经在成都见到的一所这样的学校,学校的全名是成都市同辉国际学校。学校校训是一句话——“为你,千千万万遍”,七个白色的大字悬挂在教学大楼上,很是壮观。这是一所有着100多个智障儿童和1000多名正常儿童同时存在的学校。这是成都市为了让智商儿童更好地康复而做的一种教学尝试。走进教学楼,没有标语,没有名人名言,没有“龙虎榜”,像童话王国,像花园,像儿童游乐场。大厅是一个圆形的书架,这里是“所有人问所有人”,谁都可以提问,谁都可以来回答。墙面上大多是老师和孩子一起完成的各种经典绘本故事,孩子们的手工、木工、陶艺、布艺作品展示,所有的走道和阳台上,都种植着各种各样的花。最让人惊叹的是,借助一楼到四楼斜坡做成的空中花园,里面是实景呈现的谢尔·希尔弗斯坦的经典绘本故事《失落的一角》。
前不久,笔者走进上海嘉定区的一所小学,那是一所地地道道的农村小学,到处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现代化的教学大楼里,除了教室,便是数不清的特色课程室,六类十四门课程,草编、武术、蜡染、风筝、乡土游戏、气象观察……这些课程全部基于学校自身的文化积淀,突出民族性、地域性、传统性。特色课程室里摆放的学生作品,向我们讲述着一个个生命的故事。
更让我们目瞪口呆的是学校的“农耕课程”。一个“农耕文化陈列馆”已经让我们吃惊不小,更意外的是教学大楼后,竟然有一个现代化的农业基地。世界上最先进的无土栽培技术,活泼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学校所有的孩子参与其中,培育出了各种各样的农作物。在学校的农庄里,我看到了儿时在家乡见过的各种农作物。而一个不小的果园里,种植了无法计数的水果,有的正在开花,有的果实已经挂满枝头。
当众多的人以为乡村教育就是为了告别乡村走向城市的时候,这所学校的文化,却坚定地告诉我们——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乡土的,才是永恒的。
学校文化到底是什么?到今天,我依然说不清道不明。但是,我知道,学校文化,一定是重要的,因为它可能影响着一群人,将来会走向何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