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曾在一档节目中炮轰他:余秋雨最愚蠢的是不懂得媒体,他怎么可以不让别人说他呢?
余秋雨的散文有着非常浓厚的个人情感,其作品总是充满理想主义色彩,一直以来都得到不少读者的追捧。
1991年,余秋雨时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年仅四十五岁的他,是国内最年轻的大学校长。
令人惊奇的是,他似乎并不想在官位上安享一生,原因很简单,他想去祖国的遍地看看,回归到自然文学当中。
辞职后,余秋雨选择孤身一人踏上黄土高坡,寻找阳关遗址。他想去考察当地的民俗文化,更想体验王维当年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悲壮。
让他稍显失望的是,黄土高坡当地的百姓竟然没有人知道阳关的遗址,直至多方打听后,才了解到所谓的阳关不过就是沙漠中的一个破土墩子。
尽管与内心期望不符,余秋雨还是毅然带上行李中唯一的破棉袄,在大漠荒外,顶着寒雪,看着路边零散的孤坟,向着阳关进发。
终于,在经历无数艰险后,他寻到了一座屹立在荒漠中的石碑,上面刻着被风沙打磨的四个大字——阳关遗址。
这个曾经有过两个国度的地方,早已没了当时的喧闹。如今映入余秋雨眼帘的,只剩黄沙和尸骨,这给他的内心带来极大的震撼。
1992年,余秋雨写了一本名为《文化苦旅》的散文集。那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主要记述了他踏遍祖国的旅途中,内心的所感所悟,以及解放心灵的思想过程。
一开始,接手《文化苦旅》的出版社只是打算把这本书当作旅游手册,甚至强制要求余秋雨删减部分内容。
余秋雨自然不同意这种做法,就想把书稿从出版社拿回来,然而让他错愕的事发生了,出版社在他的手稿上涂抹乱画,拿回来的书稿已经满目疮痍。
他后来在自述中回忆起这件事时满是心酸:稿子我拿回来没法阅读了,我看着自己的辛苦付出,好多次都想把它扔进火炉里一把火烧掉。
兴许是老天怜悯,王国伟在听说了这件事后表示同意帮助他出版,这才让《文化苦旅》得以面世。
这本书一经出版,就引起了文学界的大地震,台湾作家白勇先给出了极高的评价:余秋雨的散文在当代成就最高。
从风沙肆虐的黄土高坡,再到世界文化遗产的都江堰,余秋雨走过了一条久远的文化大道,在《文化苦旅》中记载的每一处地方,都透露着历史文化的根源、变迁。
余秋雨用他的人生经历,帮助国内无数的人重新唤起对中华文化的向往,将数千年的人文山水重新展现到人们的面前。
一篇名为《余秋雨你为什么不忏悔》的文章在国内火了,文中爆料余秋雨曾在动荡时期参与十一个(谐音)写作事件,撰写了数十篇不法的文章。
忙于文化事业的余秋雨没有过于在意,只是回信给文章作者,表达自己的善意,完全出乎了作者的意料。
本以为误会就此解除,谁知道,半路又杀出一个当年同事孙光萱,两人曾经有过一段不愉快的经历。
两人属于不同的文化研究派别,动荡时期彻查反派时,余秋雨被破格提拔为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接着以孙光萱没有大学文凭为理由,拒绝了孙光萱谋取高校职位的申请。
自此,孙光萱十分埋怨余秋雨。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他给余秋雨狠狠打了一棒。
有了孙光萱的支持,作者的态度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弯,再次发文进行口诛笔伐,闹得全国上下人尽皆知。
面对诽谤,余秋雨在无奈之下,只得用悬赏的方式求实锤的证据,直到今天也没有人出来指证认领。
我国有句俗语叫做人怕出名猪怕壮,一个社会名人如果不能管理好自己的言行,那么等待他的将会是社会的批判。
余秋雨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会因为汶川大地震时期的一番话,把自己努力积攒的社会风评降至谷底。
当时,国内很多文人都在为救灾尽自己的一份力,唯独他在社交媒体上多管闲事,厉声劝阻为灾情请愿的民众,而在这之前,他自己还发文含泪为灾民请愿。
他在《含泪劝告灾民》一文中提到 :堰塞湖的问题牵挂着当地几十万的人命,抗灾力量远不及灾情的严重,因此,没有办法及时处理倒塌的校舍建筑质量的法律问题。
这一说法引起了巨大的争议,许多人怀疑他作为官员接受了行贿,在为那些偷工减料的建筑承包商和其他责任者做辩解。
在事件发生两年后,蒋国华亲自辟谣了堰塞湖危机根本不存在,而且,余秋雨在灾情最严重的时候还诈捐,一切都是为了给自己的政治加分。
媒体一时间蜂拥而上,他却还在卖力的演自己的政治戏,拒绝承认自己的所作所为。
艺术家陈丹青在节目《亮话》中直言不讳道:他一个文学作者,这样显得非常无耻,这让我对他最后的一点尊敬都消失殆尽了。
提到余秋雨在媒体面前的表现时,他又嘲讽道:我觉得余秋雨最愚蠢的就在这,他在公众面前露脸了,这不就是给人说的嘛?被说了还不承认。余秋雨的自负和自夸,把他从散文神坛给拉下来。
后来证实,他并没有诈捐,也没有参与过十一个写作事件,但他从来没有在媒体上发声为自己伸冤。
面对诽谤和谣言,他总是保持着不辩解的想法,静待时间去化解一切,这绝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
就像林肯说的:你可以在所有的时间欺骗一部分人,也可以在一段时间欺骗所有的人,但你不可能在所有的时间欺骗所有的人。也许一个人被无数人抨击和诽谤更能说明他的价值和可贵吧,即使这很无奈。
余秋雨在成名之后一直把自己等同于中国文化的代言人,这种心态时间长了,难免会招人反感。
最关键的是,在一些原则问题上,他有过劣迹,却从来不肯承认。甚至,他压根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就是因为他的过分自负,才让他失去了一个知识分子的修养和风度,才会让那么多的人厌恶他。
不管怎么说,余秋雨是有才气的,他对中国历史的贡献是巨大的。至于为人如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人是完美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