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丰收朗读者‖席慕蓉《写给生命

2022-11-15 04:39:54  阅读 14 次 评论 0 条

  各位好,我是刘君,欢迎收听丰收朗读者,这是由大众日报客户端推出的一档音频节目,在这里,我们一起感受文字的力量。

  从书架取下这本席慕蓉《时光九篇》,看着它斑驳的封面,泛黄的纸页,还有空白处随手记下的读后感。从这破损程度,真不知道翻看了多少遍,但每次翻看时,当时遇到它们的情景又近在眼前。

  那时刚上大学,初读席慕蓉的诗歌时,感觉就像是打开了新世界大门,每一句都好像能写到我的心里去,无论是意象的选取还是诗的整体风格,总觉得她是在写所有我无法准确描写出的情感……

  像那首《无怨的青春》:“在年轻的时候,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请你,请你一定要温柔地对待他。

  不管你们相爱的时间有多长或多短,若你们能始终温柔地相待,那么,所有的时刻都将是一种无瑕的美丽。”

  还有《白鸟之死》,我曾在大学的一次班级联欢活动中朗诵过,“假如你是那含泪的射手,我就是那一只决心不再躲闪的白鸟。”

  要说至今还能从头到尾背下来的诗歌,其中有一首就是席慕蓉的《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这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做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因为这首诗,每次经过开花的树,都会在心里条件反射般默念,“当你走近,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当年买了能买到的席慕蓉的所有书,现在还记得她的蒙古名字叫穆伦,含义是大江大河。她不仅仅是诗人,还是画家,可能是她长期的绘画生涯,给了她一份宁静,一份安详。所以她的诗歌,那份独特的味道,有别于其他诗人,除了诗,她也写散文,但听有人说,大多数人只有青春期才喜欢读席慕蓉,好像她的诗只能引起这种年龄段人的共鸣一样,但现在看来,我对她的喜欢只增不减……

  最先要画下的是远处那一排参差的树影,用极重极深的黑来画出它们浓密的枝叶。

  在树下是慢慢绵延过来的阡陌,田里种的是蕃薯,在月光下有着一种浅淡而又细致的光泽。整个天空没有一片云,只有月色和星斗。我能认出来的是猎人星座,就在我的前方,在月亮下面闪耀着,天空的颜色透明又洁净,一如这夜里整个田野的气息。

  月亮好亮,在我的速写本上反映出一层柔白的光辉来,所有精略和精密的线条都因此能看得更加清楚,我站在田里,慢慢地一笔一笔地画着,心里很安定也很安静。

  家就在十几二十步之外,孩子们都已经做完了功课上床睡觉了,丈夫正在他的灯下写他永远写不完的功课,而我呢?我决定我今天晚上的功课要在月亮底下做。

  邻家的狗过来看一看,知道是我之后也就释然了,在周围巡视了几圈之后,干脆就在我的脚旁睡了下来。我家的小狗反倒很不安,不明白我为什么不肯回家,所以它就一会儿跑回去一会儿又跑过来的,在蕃薯的茎叶间不停地拔弄出细细碎碎的声音。乡间的夜出奇的安静,邻居们都习惯早睡,偶尔有夜归的行人也只是从田野旁边那条小路远远经过,有时候会咳嗽一声,声音从月色里传过来也变得比较轻柔。

  多好的月色啊!满月的光辉湿润着整块土地,土地上一切的生命都有了一种在白昼时从来也想象不出的颜色。这样美丽的世界就在我的眼前,既不虚幻也非梦境,只是让人无法置信。

  所以,我想,等我把这些速写的稿子整理好,在画布上画出了这种月色之后,恐怕也有一些人会认为我所描绘的是一种虚无的美吧。

  我一面画一面禁不住微笑了起来。风从田野那头吹过,在竹林间来回穿梭,月是更高更圆了,整个夜空澄澈无比。

  生命里也应该有这样一种澄澈的时刻吧?可以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希望,只是一笔一笔慢慢地描摹,在月亮底下,安静地做我自己该做的功课。

  这是我大学同班同学的故事。我这个同学有很好的绘画基础,人又认真,进了大学以后发愿要沿着西方美术史一路画下来,对每一个画派的观念与技法都了解并且实验了之后,再来开创他自己的风格。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画出真正扎实的作品来。

  然后三年级、四年级,然后教书,然后出国,很多年都不通音讯,最后得到的消息是他终于得到了博士学位,成为一个美术史与美术理论方面的专家了。

  我每次想到这件事,都不知道是悲是喜。原来要成为一个创作的艺术家,除了要知道吸收许多知识之外,也要懂得排拒许多知识才行的啊!创作本身原来具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排他性。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就是在某一方面的表现能够达到极致的人,而因为要走向极致,所以就不可能完全跟着别人的脚步去走,更不可能在自己的一生里走完所有别人曾经走过的路。在艺术的领域里,我们要找到自己的极致,就需要先明白自己的极限,需要先明白自己和别人不尽相同的那一点。

  因为不尽相同,所以艺术品才会有这样多不同的面貌。象布朗库西能够把他的“空间之鸟”打磨得那样光滑,让青铜的雕像几乎变成了一种跃动的光与速度。而麦约却要把流动的“河流”停住,在铅质的女体雕像里显示出一种厚重的量感来。毕沙洛的光影世界永远安祥平和,而一样的光影在孟克的笔触里却总是充满了战争和不安。

  每一个优秀的艺术家走到极致的时候,就好像在生命里为我们开了一扇窗户,我们在一扇又一扇不同的风景之前屏息静立,在感动的同时,也要学会选择我们所要的和我们不得不舍弃的。

  感谢您收听今天的丰收朗读者,我是刘君,您有喜欢的书或文章请告诉我,在这里,我们一起分享文字的力量。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63744.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