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的高考:三个故事三种命运!

2023-01-14 07:51:31  阅读 15 次 评论 0 条

  罗纳尔多梅开二度、一战封神,巴西2—0战胜德国。巴西队也成为了历史上唯一一支世界杯7场比赛保持全胜的队伍。

  1962年,俞敏洪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夏港街道葫桥村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父亲是一名木匠,母亲是当地生产队的妇女队长。俞敏洪还有一个姐姐,是一名赤脚医生。

  初中毕业后,俞敏洪并没有上高中,而是回到了农村。按当时的政策,贫下中农的子女一家只能有一个人上高中,俞敏洪的姐姐最后读到了高中毕业。

  幸好,俞敏洪有个好母亲,在母亲的支持下,俞敏洪进入了高中课堂,那是1977年,这年年底,高考也恢复了。

  毫无意外的,基础薄弱的俞敏洪第一次高考落榜了。他报考的常熟市地区师专外语录取分数线分,俞敏洪的英语却只考了33分,别的几门也不理想。

  第一次高考失败后的俞敏洪不得不回到农村干活。这种与泥土为伴的日子,俞敏洪浑浑噩噩地过了几个月,直到他们大队初中的校长把他找去学校当英语代课老师。重回学校的俞敏洪,感悟到学习的重要性,于是一边代课,一边复习,准备参加第二次高考。

  1979年,俞敏洪的第二次高考又失败了。这一年,他的英语考了55分,总分也过了录取分数线。造化弄人的是,常熟师专的录取分数线分。

  这一次的俞敏洪,全身心投入备考,和二十多个男孩一起住在一个连厕所都没有的大房间里。

  这注定是一段艰苦的日子。早起晨读、背单词、背课文,做题,讨论。晚上10点半熄灯以后,大家全部打着手电在被窝里背单词。

  到1980年春节的时候,俞敏洪的成绩还在倒数第10。当年的寒假只放了一个礼拜,俞敏洪一天没休息,整天背课文,四五十篇课文被俞敏洪背得滚瓜烂熟,不知不觉超过了很多同学,在1980年3月份第二学期的时候,俞敏洪的成绩就变成了全班第一。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次,俞敏洪的英语考了95分,总分387分。当年,北大的录取分数线分。俞敏洪顺利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

  后来的故事你也知道了,俞敏洪留校任教,而后辞职创办新东方。如今的俞敏洪,已经是教培界的领袖人物。

  这个想证明自己的低调男孩,怀揣着电子工程师的梦想,走进了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

  多年后,回忆起高考岁月,已经微微发福的丁磊说了当年报考电子科技大学的另一个原因:

  最终听从父母建议选择了通讯专业的丁磊,却常常到图书馆翻阅计算机相关的书籍。

  1971年,丁磊出生在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当时国营奉化食品厂分管技术的副厂长。深受父亲熏陶的他,从小就喜欢捣鼓电子管件、半导体等无线电零部件,在他上初一的时候更是组装了自己的第一台六管收音机,被四方邻里称之为“小神童”。

  被称为“小神童” 的丁磊,初高中成绩并不算太好,凭着一份韧劲考上了当地的重点高中奉化一中后,他的成绩稳定排在班级第10名左右。

  学习成绩中等的丁磊,却在计算机上展现出了异于常人的天赋。他不仅自学了Basic语言,编写游戏程序,还获得了电脑兴趣小组比赛第二名。

  兴趣的种子会发芽。听从父母建议选择了通讯专业的丁磊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兴趣。

  在整个大学时代,丁磊都没有放弃辅修计算机,经常跑到图书馆去看计算机方面的书,去计算机系蹭课旁听。

  后来丁磊提到,大学学到的知识在后来的工作中基本没有用到过,但是他在大学期间培养的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却很重要。

  1993年,毕业后的丁磊被分配到宁波电信局做程控交换机维护工作,长期接触互联网文化,让丁磊接受不了过于安逸的生活,加上自己提出的革新技术建议未被采纳,在电信局工作了两年的丁磊做出了人生最重要的一次决策——辞职南下。

  丁磊没有辜负自己,1995年,他离开宁波去了广州,后来他拿自己开发软件赚的50万元创办了网易。

  后来的故事你都知道了,丁磊带领网易相继在邮箱、游戏、资讯、电商等领域肆意拼杀,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在初中的一次作文课上,他写的作文被老师当面批评,说这是哗众取宠。面对老师的批评,罗永浩不服气:“老师,这个成语你用错了。我写的作文就交给您一个人,‘哗’的是您一个人,没有哗众。”一番话,把老师给气得够呛。

  遗憾的是,“诗人”罗永浩并没有写出什么大作。得益于还不错的家境,他过了一阵“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日子。他可以畅快地读《鲁迅全集》,而不用绞尽脑汁去回答某个节选的第二段有什么意义。

  在这期间,他先后筛过沙子,摆过旧书摊,代理过批发市场招商,走私过汽车,做过期货,甚至他还以短期旅游的身份赴韩推销中国的壮阳药……

  但这些都没能给他带来成就感,他曾一度迷茫到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做好什么。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几个天津外院的学生,后者看他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建议他去新东方给学生们讲课。

  给我个机会去面试或者试讲吧。我会是新东方最好的老师,最差的情况下也会是“之一”。

  自信的罗永浩遭到了无情的打击——前两次试讲都失败了。不知是不是自己参加过三次高考的缘故,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给了罗永浩第三次机会。

  上天怜悯了这个快要绝望的男人,他最终迈进了新东方的大门,成为了一名英语老师。

  不安分的因子藏在罗永浩的基因里,2006年的夏天,他递交了辞呈,离开了新东方。而后,创立牛博网、老罗英语培训、锤子科技……辗转多处,历尽沧桑。

  1979年,第二次高考落榜后的俞敏洪心灰意冷,回到家里务农,种地、喂猪、砍柴,满身泥土。

  1986年,丁磊组装了自己的第一台六管收音机。他对电子充满了兴趣,梦想着以后投身电子世界搞创造发明。

  1989年,在与“愚蠢的制度和弱智的老师”不断冲突、斗争了9年之后,身心俱疲的罗永浩决定离开学校。

  如果有平行时空存在,同时横亘在俞敏洪、丁磊和罗永浩面前的,就是一座叫做“高考”的大山。

  如果俞敏洪没有参加第三次高考、如果丁磊没有坚持学计算机、如果罗永浩没有辍学,等待他们的,又会是什么样的命运?

  高考不一定能百分百改变命运。但我知道,对绝大多数普通孩子而言,要改变命运,高考是唯一的捷径。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64028.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