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追问哲学:到底怎样过才有意义

2018-01-20 18:55:57  阅读 101 次 评论 0 条

  1945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学者、散文家、作家。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善良·丰富·高贵》、《生命的品质》,纪实作品《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偶尔远行》、《宝贝,宝贝》,诗集《忧伤的情欲》以及《人生哲思录》、《周国平人文讲演录》等,译有《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偶像的黄昏》、《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等。

  1952年生于南昌市,祖籍江西丰城。南昌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史学博士。现任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任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南昌大学党委副书记等职务。主要从事文学史、社会经济史和管理学研究。

  人生观思考的是人生的意义。理性的人生观追求的是真,道德的人生观追求的是善,审美的人生观追求的是美,信仰的人生观追求的是信或是神,解脱的人生观追求的是空。

  陈东有:欢迎周国平先生来到南昌为我们讲哲学与人生。请问:什么是人生哲学?现在谈这种问题似乎是不合时宜,但我们当下缺的就是它,我们对自己人生的困惑也越来越多了。

  周国平:我认为哲学主要有两大块,一是思考世界的根本问题,二是思考人生的根本问题。哲学无非就是世界观和人生观,世界观是思考世界的本质,人生观思考的是人生的意义。人生哲学的内涵就是人生到底有没有意义,有怎样的意义,怎样过才有意义。

  人生哲学无非讨论这三大问题:一个是幸福问题,讨论的是世俗意义,活的时候有什么意义,是不是过得满意;一个是道德和信仰问题,讨论的是精神意义,怎样的人生是有境界的、崇高的;第三是生死问题,讨论的是终极意义,人生有没有永恒的意义。

  第一种是理性的人生观。这在西方哲学里面占主流,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近代哲学家,他们认为理性是人类最重要属性,人生意义就是把理性能力发展出来,追求真理当作人生目标。

  第二种是道德的人生观。西方代表人物是苏格拉底,中国代表流派主要是儒家,他们认为人生应该追求善,做好人,做君子,君子就是道德上完善的人。

  第三种是审美的人生观。历史上这样的哲学家不多,中国的代表人物是庄子,追求一种人与道、人与天地合一的境界,用庄子的话来说就是逍遥游,“与天地精神往来”,就是追求与宇宙本体合一的境界,追求的是美。西方代表人物可能是近代的尼采。

  第五种是解脱的人生观。人生的目标就是解脱,这就是佛教。佛教与基督教都是宗教,但是完全不同,佛教是无神论,基督教是一神论。在我看来,佛教是一种很深刻、很透彻的哲学,它最后的目标就是觉悟,做一个觉悟人生的人。

  这五种人生观追求的重点不一样,理性的人生观追求的是真,道德的人生观追求的是善,审美的人生观追求的是美,信仰的人生观追求的是信或是神,解脱的人生观追求的是空。

  价值观不同的人,对幸福的感觉截然不同,幸福问题立足于价值观,要从价值观角度来看待幸福。老天爷给了我们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这条命照看好,把这颗心安顿好,人生就会幸福。

  陈东有:那么我想接着前面关于人生哲学讨论的三大问题的第一个问题,追问什么是幸福?现在有很多人在谈,但又都谈得不让人满意。

  周国平: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是研究幸福问题最多、最系统的哲学家,他曾经写过《尼各马可伦理学》,专门研究幸福问题。在这本书里他讲过一句话:“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的,我们之所以做其他的一切事情,最后都是为了得到幸福。”但是有的人把财富看得重要,有的人把地位看得重要,有的人把名声看得重要,有的人把内心的宁静看得更加重要。不管想法有何区别,他们都是为了得到幸福。幸福人人都想要,却无法统一。

  为什么每个人对幸福的感觉不一样?最大的原因就是价值观不同。价值观不同的人,对幸福的感觉截然不同。

  西方哲学史上看待幸福主要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叫快乐主义。它认为快乐就是幸福,快乐就是正面的价值,应该受到肯定。在中国,道家思想和快乐主义比较接近。庄子思想是很有意思的,他强调两样东西,他的两个名篇可以反映:一个是《庄子·养生主》,庄子说的养生不是指吃药、锻炼,而是指精神上的养生,要排除杂念,保护好生命的单纯状态;另一个就是《庄子·逍遥游》,就是精神境界,与宇宙本体、与道合一的境界,一种精神自由的境界。他强调这两种快乐,一是保护生命的单纯状态;二是精神自由,要摆脱世俗、物质的世界,和宇宙本体合一。两者强调的是单纯、自由的快乐。另外一种观点叫完善主义。认为幸福在于精神、道德上的完善。中国以儒家为代表,主张道德上的完善。孔子提出“安贫乐道”,概括地说明儒家的幸福观:物质上安于贫困,粗茶淡饭,乐在其中;精神上要乐道,“君子谋道不谋食”、“朝闻道,夕死可矣”,人生的意义在于懂得做人的道理。这两种观点实际上差异不大,只是表达不同。其实所有的哲学家都认为幸福是指生命单纯、精神快乐。

  我做了一个归纳总结,哲学对幸福问题是立足于价值观去思考,你要想明白人生什么东西最重要、最有价值,什么东西是不重要的。重要的东西你要看得准、抓得住,不重要的东西你要看得开、放得下。为什么我们常常纠结、痛苦?就因为把不重要的东西看得太重了。如果一个人没有广阔的眼界,你把所有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事情上,事情再小也会变成天大的事情,你会想不开,人就会死在一些小事上。

  周国平:我认为有两样东西是重要的,一是生命,二是精神。生命是所有人生价值的前提,但人不光有生命,人和其他生命的区别就在于人有精神、有头脑、有心灵、有灵魂。所以我说老天爷给了我们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这条命照看好,把这颗心安顿好,人生就会幸福。就是说要让你的生命和精神有个好状态就是幸福,要让你的生命和精神具有好品质,你就拥有幸福的能力。落实到个人,幸福其实是种能力。能力在哪?就是让你的生命和精神有品质。怎样才算是好状态、好品质呢?就是指生命要单纯、精神要丰富。你有了丰富的心灵,你就在自己身上拥有了快乐的源泉。

  人最重要的东西往往被忽视,我们太看重外在的成功、财富,往往为了那些东西没有照看好自己的生命,没有安顿好心灵。幸福的两个最重要源泉枯竭了,你怎么可能幸福呢。现在物质生活比以前好多了,很多人却说幸福感并没有提升,反而下降了,原因就在于价值观迷乱。也许很多外在的机遇你不能支配,你要提干、去赚一大笔钱,你不一定能支配得了,但是在价值观问题上你是能够支配的,而往往价值观是导致你幸福不幸福的根本。从这一点上讲,人是能够支配自己的幸福的,通过支配自己的价值观支配自己的幸福。所以在价值观的问题上你要问自己的生命,问自己的灵魂,它们快乐不快乐,经常和自己谈心。我归纳了哲学家们的意见,幸福在我看来,在于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

  生命本身当然需要一定的物质资料,但是它所需要的这些资料是有限的,可是超过这个限度去追求是没有止境的。这种无止境的欲望是社会刺激出来的,是人比人比出来的。

  周国平:生命的单纯,我觉得特别重要的是我们要把生命本身的需要和物质欲望区分开来。现在,人们往往把二者混为一谈。物质欲望是社会刺激出来的,并不是生命本身带来的,生命本身当然需要一定的物质资料,但是它所需要的这些资料是有限的,可是超过这个限度去追求是没有止境的。这种无止境的欲望是社会刺激出来的,是人比人比出来的,“看见别人有我也要有”。

  这个问题中外哲学家都非常强调。庄子说过一句话:“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把自己丧失在物质上面,把天性丧失在世俗上面,这样的人叫价值观颠倒的人。快乐主义的祖师爷伊壁鸠鲁说过:“由自然所规定的人的需要是很容易满足的。”人为什么会痛苦?当你的欲望超出了自然的需要,你的痛苦就开始了,那是无止境的。我们不要看轻我们生活中平凡的幸福,往往最纯粹的幸福都是平凡的,但容易被我们忽略。我们要珍惜平凡生活的价值,你可以在社会上追求不平凡,去创造丰功伟绩,去让自己成为一个在政界或是财富界非常有作为的人,都可以。但我想,所有的不平凡最后还是要回归到平凡,对于所有的不平凡它的价值都要用它对平凡生活的作用来衡量。如果说你的不平凡破坏了你的平凡生活,我就认为你的不平凡、你的价值是有限的,要打折扣,不平凡应该能够帮助你的平凡生活过得更好才对。法国哲学家蒙田说过,一个人能够把自己的平凡生活过好,和家人和睦相处,这是人生的重大成就。

  作为个人来说是这样,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也是这样。一个国家治理好不好,最后就看能不能让老百姓的平凡生活过好,能不能安居乐业,这是最基本的标准、终极标准。如果老百姓不能安居乐业,GDP再高,没用,你的国家仍然没治理好。老百姓是很懂这点的,他们把中国历来的朝代分成乱世和治世,治世就是统治好的时代,就是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的时代。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一定要有相爱的伴侣、和睦的家庭、知心的朋友。这个东西比你有钱、有房、有车重要得多,比物质性东西重要得多。有了这些,哪怕你的钱少一点,你的车、你的房普通一点,你是在过一个正常人的生活,最重要、最基本的东西你有了。一个人钱再多,车和房再豪华,如果没有这些东西,这样的人活在世上实际上是一个孤魂野鬼,很可怜。我们应该珍惜这些平凡的生活,不要过得太复杂。

  我觉得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应该有两个简单。一个是物质生活的简单。物质生活不要太复杂。你有钱了,有条件了,可以把你的生活安排得舒适一点,但是不要把你的很多精力放在物质生活上,这能看出一个人内心境界高低。物质生活简单一点,不要牵扯太多的精力。另一个就是人际关系的简单。人和人之间不要有太多利益的纠缠。所有的烦恼、痛苦都来自于两个复杂:一个是物质生活的复杂,一个是人际关系的复杂。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你对生命要有个基本的观念,要把生命的单纯看成一个最根本的东西。

  当然我说生命要单纯,不要太注重物质、注重金钱,但是在这个时代金钱也是重要的。我是这样看的,金钱是一个好东西,可以带来很多可能性,可以满足自己很多愿望,但它不是最好的东西,你不能为了次好的东西,把最好的东西牺牲了。最好的东西是什么?就是我刚才说的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金钱之所以好,好在一个人有了钱以后,在金钱面前就取得了自由。一个没钱的人,一个贫穷的人,在金钱面前是不自由的,他不得不把他的全部精力、主要精力用来挣钱,来维持自己的生存,这是没有办法的。但是有了钱以后就可以不用这样做了,你可以用你的主要精力来做自己心灵想做的事情,我觉得这是最大的好处。这个世界上和钱有关的事情是很多的,所以真的是人穷志短,没钱的话好多事情要去求人、看人脸色。爱默生也说过,有了钱以后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看人脸色了,你就自由了,这是很大的好处。但是如果一个人始终把钱看得太重要,有了钱以后仍然把钱作为人生的主要目的,甚至是唯一目的,那这种人是最可怜的。金钱给你带来的最重要的好处——自由,你没有得到。你仍然是不自由的,你仍然被金钱支配着,仍然是金钱的奴隶,这很可悲。

  我们进行道德教育,首先要进行善良的教育、同情心的教育。道德品质里应该讲高贵,讲灵魂的高贵,要有做人的尊严,要自尊,要尊重他人。

  陈东有:您刚才谈到,做人最高的幸福就在于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如何理解做人的道德问题?

  周国平:在哲学史上谈论道德的基础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道德的基础在于同情心。什么叫同情心?就是人和人之间互相作为生命对待,你是一个生命,别人也是一个生命,你要把别人当作生命来对待。作为一个生命来说,每个生命都是爱自己的生命的,都是趋乐避苦、趋利避害的,这都是生命的本能。你就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要知道别人也是这样的,这个东西叫同情心。一个有同情心的人就是一个善良的人,所以善良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道德品质。我们进行道德教育,首先要进行善良的教育、同情心的教育。你自己是个生命,你要爱自己的生命,然后你要将心比心,要对别的生命有同情心,应该进行这样的教育。一个没有同情心的人,一个不善良的人,他要谈道德我说是虚伪的。

  那么道德在人心中另外一个基础是什么呢?就是做人的尊严,人和人之间应作为灵魂和灵魂互相对待。一个有尊严的人就是一个高贵的人。所以在道德品质里应该讲高贵,讲灵魂的高贵,要有做人的尊严,要自尊,要尊重他人。道德是处处能体现出来的。有些人在公共场合,完全不顾及他人,不尊重他人,大声喧哗。你对他人的不尊重,实际上是你不自尊的表现。我认为对他人的尊重最容易说明你这个人懂不懂做人的尊严,有没有自尊心。一个尊重他人的人,一定是有自尊心的;一个不把别人当人的人,他一定也是没有把自己当人,他没有认识到自己身上有一个高贵的东西,那个东西被埋没了。对他人的尊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平等。平等是很高贵的,平等就是要不卑不亢,对在权力、财富、名声上比你弱的人,要不亢,不要傲慢;对在你上面的人,你要不卑,你对他不卑,你是对他的尊重,你是看重他是一个有尊严的人,不卑不亢能看出一个人内心高不高贵。二是宽容。小是小非、小利小害、小恩小怨就不要去纠缠,不要去计较,宽容的态度也表现了一个人的高贵,他知道做人的尊严,对人的尊重也是一种自尊。

  关于道德,我最看重两个方面,一个是生命的方面,一个是灵魂的方面。实际上灵魂就是一个信仰的问题。当我们说道德建立在人是有精神性的存在的,是有灵魂的,当把这个作为基础的时候,你实际上就是有信仰。你相信人是有灵魂的,有比其他生命高贵的地方,在某种意义上你可以说人是有神性的,那个时候你就进入了信仰层面了。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6626.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