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一出,瞬间在朋友圈形成刷屏之势,短短2小时,阅读量已10W+。此外,标题连用3个感叹号,对媒体专稿而言,也颇为少见。
可以明确感到,当前正在经历的这一轮“寒冬”,对于整个互联网行业和创业者们而言,是多么痛彻心扉感同身受。
在整个2016年,整个大环境确实正在变得越来越糟。烧钱、补贴、团队扩张、高薪挖人等等这些曾经在2015年上半年还是特别常见不过的事情,现在早已销声匿迹。就亲眼所见,从2016年三四月份开始,我身边几乎每周都会听到至少一个团队和项目关停解散的消息,哪怕是很多已经走到了B轮的公司,也难逃劫数。
就在今天,我刚刚见了一位朋友F,也是三节课的学员,她此前在一家O2O公司做产品,年初因为公司无以为继而离职,选择跳槽到某上市教育公司。但现在,3个月刚刚过去,她所在的公司又一次因为业务线调整而要经历裁员,而她所在的事业部,又一次成为了遭受打击的对象,她也再一次失业了。
F的经历,可能只是一个缩影。在2016年遭受到公司动荡和业务调整的互联网从业者们,我相信多不胜数——你可以想见,上市公司尚且如此,何况其它?在与很多像F这样的朋友的交流中,我可以感受得到他们当下的不知所措和人心惶惶。
这篇文章,算是临时有感而发,我想结合当下我们正在经历的这个恶劣的大环境和一线互联网从业者们面前的一些疑惑和困境来聊聊一些感想+建议。
对3岁以内的互联网从业者而言,请尽量学会减少关注概念和大方向,转而更多思考“如何能够迅速积累起一项核心技能”,或是“如何成为一个领域内的专家”。
今天的交谈中,我有问过F:你当时离开那家O2O公司出来后,为啥突然就想到要去做教育呢?
我继续往下问:教育的哪些分支内的哪些环节现在你觉得是可以被互联网改变的呢?
F的状态,是典型的一种新人容易出现的问题——我们总是太容易被很多概念所消费,从而变得喜欢去关注概念和大方向这样宏观的东西,但如果你实际的从业经验连3年都不到,这个时候的你很可能是还不具备能力去理解和思考这些概念背后的一切的。如果选择去相信和盲从于一个你自己并不能真正透彻理解的东西,其实往往会给自己带来伤害。
以我为例,2012年我第一次创业做教育和学习,当时也一样张嘴闭嘴谈概念,大谈“在线教育”的前景光明,大谈“平台”的价值等等。但当时的我,其实对于教育一窍不通,也完全不理解“平台”背后的运营逻辑究竟是怎样的,于是很顺理成章的,我们撞得头破血流。
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我开始深刻意识到我对“教育”和“学习”的无知,于是,我开始回归到具体的问题中,去思考我想要做的是成人教育还是K12?是主动型学习还是被动型学习?以及我到底想要解决和能够解决的,是某个品类下现在用户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是用户缺乏清晰学习路径的问题,还是学习过程中的互动和激励的问题,又或是最后的学习结果测评和认证的问题?
那之后,我才慢慢变得靠谱了许多。直到后来开始可以对教育领域内的很多产品拥有判断能力。
所以,概念和“趋势”等一类偏宏观的东西,我认为对于资历尚浅的从业者们其实意义不大,甚至很多时候可能会是负作用。与其把时间花在它们身上,可能不如去思考点儿更加实际的。
以F为例,我觉得以她的背景,其实可能最应该思考的,应该是“如何让我自己能够持续去向O2O这个行业深耕,让我对于这个行业可以拥有更多的理解、洞察和思考?”,又或者是“如何让我自己成为后端产品中的专家?”
相比于去看自己尚还判断不了的“大势”,这些东西可能对她而言,价值会更大。
公司的靠不靠谱与你自己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很可能并不完全相关,甚至是,你可能要尽量打破这种相关性。
上一个建议是奉劝大家不要看“大势”,我猜此时一定会有人跳出来说:你特么倒是说得轻巧,万一老子找了个公司,3个月不到又黄了,那岂不是很坑?
我来分享个我自己线年以前,我自己顶天还只算是执行力还不错的运营小白。2012年开始,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创业做了个不靠谱的项目,但项目虽然不靠谱,我却成功在2年左右的时间里找到了很多空间,在局部做出来了很多还不错的产出,比如说花不到2000块钱搞了个活动,拉了一万多注册用户;比如说牵头搞了个收入项目,带来了几十万收入,等等。
然后,当我有了这些经历之后,我发现,开始有成群结队的人主动向我示好,邀请我加入他们的团队。原因很简单,虽然我们的项目没做成,但我却已经在项目的局部充分展示了我的能力,并积累了资源与经验。
是的,确实有很多同学还处于这样的状态中,即:他们个人的职业发展当前与公司的发展和前景有着很强的相关性,一旦公司发展良好融资顺利,他们薪资水涨船高,但一旦公司流年不利,则他们会变得非常尴尬。
但我尤其想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你并不是那么命好可以正好进入到大公司内部的核心部门担任要职,你可能需要尽量摆脱自己对于“大公司”的依赖,无论是在行动上还是参与上。
而打破这种依赖最重要的一点转变可能在于——不再那么在意你要去什么公司,而更多开始在意你可能会负责和参与些什么项目,以及在这些项目中你可能能够获得哪些资源、经验和技能积累。
一旦你能够把心态调整到这种状态,我相信,哪怕你呆的公司不靠谱,你自己个人的成长也仍然一点都不会耽误。
人们都过于容易在短期诱惑面前妥协。但长线来看,往往却是那些拥有某种长期信念的人能够笑到最后。
我还清晰记得,在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初那段整个行业最疯狂的时候,一大堆创业公司高薪挖人,造就了大量互联网人的薪资水涨船高,也让很多人变得不淡定。那个阶段,一个刚毕业的研发张嘴就要15K是很常见的事。
但站在今天回过头来看,恰恰是那批当时在整个失去理性的时候为了追求高薪而狮子大张口选择跳来跳去的人,成了今天这个大环境下最痛苦慌乱的人——一方面,薪资明显溢价的他们很容易会成为这轮裁员潮中首当其冲的牺牲者;另一方面,才处在职业生涯早期的他们,为了追求动辄double的薪资而进入到一个极度不稳定的环境中,这往往导致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在过去1-2年内很难有亮眼的产出,甚至是很多原本天资不错的新人,可能连把自己的基本功和工作习惯变得足够扎实的机会和空间都没有。
于是,回过头来到现在,拿惯了高薪,职业变动频繁,且过去一两段履历中又缺乏亮点和产出的他们,在自己的求职和职业发展道路上,反而不知不觉就成为了“容易遭人嫌弃”的一群人。
相反,倒是一两年前那些看起来有点蠢笨,更加“耐得住寂寞”,踏实在自己的岗位和领域上认线年经验和资历,并已经让自己有了一点产出,职业生涯变动不那么频繁的人,现在可能成为了行业中更加具有竞争力的一群人。
我总是在跟很多人说,要学会相信一些长远,踏实的东西。虽然这很不容易,但最终你会发现,那些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是一个靠谱的从业者,你最好能够学会去判断一家公司和一个老板是否靠谱。
如前所言,这已经是一个泡沫破碎的时代,所以再指着跟着一个“踩住风口”和“炒作概念”的公司去混几年然后就能拿走一笔钱的想法,基本已经不太能够成立了。
所以,对于一个至少有了3年以上经验的从业者来说,我觉得你最好能够学会判断和甄别靠谱的公司与不靠谱的公司,靠谱的老板和不靠谱的老板,尤其是对于去创业公司而言。
你可能无法完全规避创业公司会有的种种风险,但你至少可以选择靠谱的老板。请相信我,如果跟着一个靠谱的老板,哪怕最后项目和产品挂了,你也会有更大的可能性和空间能够去积累起来一些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具体来说,如果你问一个老板“你为什么能在这个领域成功”,发现他的回答基本只是一些行业大势和概念的话,这个老板八成不怎么靠谱。
而如果你发现一个老板给你的回应能够具体到他在这个行业已经工作了XX年,已经积累了XX资源,当前这个行业的产业链格局是怎样怎样的,哪个环节存在着痛点,也许可以如何解决等等,这样的老板可能会更靠谱,更值得你跟一点。
最后,也不妨试着看得更宏观一点——这轮寒冬短期看虽然很悲惨,但长期看,对整个行业一定是好事。
从2010年前后开始至今,其实我们所见证的,是一场“大众创业”热潮在国内的从兴起到退潮。客观意义上讲,这是国内第一次经历“大众创业”热潮的洗礼。
既然是第一次,必定会伴随着诸多不理性、不冷静、浮躁的东西,从资本到行业到创业者再到一线从业者,莫不如是。
我还记得,2011年前后我刚刚开始混迹车库咖啡等创业咖啡馆的时候,大家张嘴闭嘴都是“社交2.0”,然后,他们开始谈“互联网医疗”和“在线教育”,再后来,人们更热衷的话题变成了“社群经济”和“网红经济”,人们总是张嘴闭嘴就说“这是一个千亿美金级的市场”。甚至,后来这种风气也蔓延到了很多从业经验尚浅的互联网人身上,他们也可以张口闭口三句不离概念。
但,就像小孩子总是经过一些摔打才会成长,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们也总是只有经历了一些泡沫破灭和低谷后才会变得更加客观和理性。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在这轮资本寒冬里活下来的一群公司和产品,可能就真正是一些优质、有价值的公司和产品了。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所能活下来的创业者们,也一定更加隐忍和潜力巨大。对于这样一群人而言,我相信寒冬只是他们的蛰伏期而已。假以时日,他们身上必会爆发出更大的能量,而这群人得存在,也一定会让整个行业变得更加健康、积极和理性。
一个大家都不再一味热衷于“社群经济”、“网红经济”等概念,而是转而更多思考类似“社群到底是不是一个可以被标准化和可被复制的模式?”,“存不存在一种标准的产品形态可以用于支撑它的发展?”,“它的存在,到底帮助用户解决了什么问题?”这些核心问题的互联网,会是我更加愿意看到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