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年度“大考”!宁波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亮点摘编(1

2018-01-24 11:36:01  阅读 106 次 评论 0 条

  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发轫于宁波,自2016年9月以来,我市坚持问题导向、民生导向、实效导向,注重规划设计、内外兼修、整管并重,奋力打好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2017年,我市共启动小城镇整治项目1882个,完工1262个,完成投资180.02亿元,其中2017年达标创建乡镇启动整治项目735个,目前已全部完工,总投资74.29亿元。

  宁海胡陈乡、余姚四明山镇已率先通过全省年中考核验收,参加本次年终考核验收的还有45个乡镇。

  通过一年多的努力,我市小城镇整治工作创出了一些亮点特色,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基本实现了袁家军省长提出的“出样板、出标准、出人才、出模式”要求。

  1月15日至26日,宁波迎来全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年度“大考”。按照考核验收工作方案,考核组将对我市45个乡镇(街道)进行考核验收。

  我市各地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做了哪些工作?形成了哪些亮点?自今日起,阿建为您盘点:

  干群整治一条心,“三十六计”显神通。提炼镇村干部群众、农村“土专家”思路想法和实践经验,实施以“规划计”“整治计”“乡愁计”“管理计”为主轴的“土木三十六计”,环境卫生、城镇秩序、镇容镇貌进一步提升。

  废弃缸瓦“变”耕牛,路边砖头“画”影壁。村里的能工巧匠就地取材,用缸瓦砖头搭出美景,不仅节约成本,还与山区田园风光相结合,凸显大堰生态乡村的特色。

  保护古桥古树古建筑,做好显山显水显文化。挖掘利用古建筑、历史名人、民俗风情,展现古镇魅力。如聚焦地方名人,修建明清阊门、巴人公园、尚书公园等历史遗迹。

  内外兼修重保洁,厕所变身成“景点”。大堰的小城镇整治行动在环境卫生上下足功夫,完善了旅游厕所、旅游标识系统、旅游停车场等基础建设,为A级景区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艺术点缀趣味多,立面改造换新貌。打造具有乡土情怀的特色弄堂,用乡土艺术点缀墙面,建设小品;推行建筑“微改造”模式,统筹抓好拆危、修旧、除破,重现“青砖黛瓦马头墙、粉壁秀阁朱漆梁”的乡村记忆。

  基础设施来提升,百姓纷纷来叫好。南溪到文教路段道路由原来的水泥路“白改黑”变为柏油马路。并且将原先的侧边行人小道改建为红色沥青铺就的生态绿道,成为当地群众散步的好去处。

  上改下,按桥架,蜘蛛网?不见了!借小城镇整治契机,实施并完成“线乱拉”治理工程,主要道路实施“上改下”,次要道路线路规整,统一安装桥架,做到美观大方。

  背街小巷分区块,网格治理显成效。将建成区分成20个区块,由班子领导和三名镇干部组成网格小组负责日常卫生秩序维护,逐步建立了日常巡查、常态管理的长效机制。

  民约村治自治模式,文明行动奖罚积分。深化民约村治“农村管家”基层自治模式,实行小城镇文明行动奖罚积分制,提升村民行动自觉和文明意识。

  注重民生,着力推进城镇功能大提升。投资1.5亿元的溪口新自来水厂供水运营,投资9000多万元的武岭旅游休闲广场、投资700万元的武山公园建成开放,投资近5000万元的城北集贸市场已完成主体工程,优化民生设施配套。

  产业升级,建成溪口1945商业综合体。通过棚户区改造,彻底解决私搭乱建、摊乱摆、道乱占现象;积极引入民间资本,吸引星巴克、汉庭等大型老牌连锁商家陆续进驻,提升了溪口的商业能级,完善了旅游服务链条。

  大力建设停车场,缓减停车难问题。科学编制道路交通组织规划,优化交通疏导方案,新建停车场5个,共新增车位超1900个,停车位增幅达200%。进一步整合“四个平台”,探索引进智能停车系统,城镇秩序管理更加有效。

  线路下地,消除空中“蜘蛛网”现象。投入3.6亿元,先后启动和完成了中兴路、中山路、牌门南路、中马路、新一街等主要道路及岩头村、栖霞坑村等古村落的“架空线”地埋工程;大力开展了背街小巷的“线乱拉”专项整治,消除了大批空中“蜘蛛网”现象。

  治理“低小散”,优化产业布局。全年共完成拆迁17.91万平方米,为产业集聚发展腾出空间。在原溪口宾馆区块拆迁整治低小散企业7家,引进总投资15亿元的民国风情街项目;整体搬迁上白蓄能电站地块附近的34家“低小散”企业,为浙江佛学院、弥勒圣坛等一批名山建设项目腾出空间。

  招商引资,提升城镇发展能级。把招商引资作为推进环境综合整治的助推剂:打造湖山魅力新城为重点,加大项目招引力度;顺利动工建设总投资40亿元的恒大生态旅游小镇项目;引进一批高端养老、特色民宿、森林度假、主题酒店等方面的重大项目,为溪口产业转型注入了新的活力。

  注重特色元素融合。在规划设计中紧紧围绕水文化和古建筑文化,设计实施了镇南路、西宁路、西坞中路立面改造工程,在西坞入口节点、镇南路两侧景观绿化等工程中,均设计了契合古镇风格的中式围墙。

  注重民生工程建设。改造提升了奉钱线大修工程,实施了原影剧院、原粮库、桑园路、加贝东侧停车场四个停车场建设,新增停车位150余个,新增道路两侧停车位近400个,提升了道路通行容量。

  在宁波首个试点了小城镇EPC项目,被形象地比喻为七个葫芦娃:一娃北边迎二码头路景观绿化工程;二娃东边跑工业园区污水管网工程;三四五娃整整容镇南路、西宁路、西坞中路的立面改造工程;六娃收收心主要道路线乱拉上改下工程;七娃换身衣西街河整治工程。

  注重多功能融合,通过项目共推促整治,同时引进丝路扬帆50亿重大项目落户投资。

  做好民生优化。完成白峰小学、白峰中学和两所幼儿园园区改造,白峰盛威体育馆主体工程建设完工,占地7000平方米白峰湿地公园完成提升改造,打造集健身、休闲、景观为一体的公园综合体

  做好产业转型升级。顺利通过宁波市“无违建”街道验收,完成6家涉氨冷冻企业中5家企业整改工作,1家停产;1家粘土制砖企业和1家表面处理企业停产,盘活存量土地51.15亩。

  建立“智慧城镇”管理平台,实现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的数据共享和全网覆盖,做到智能管理;全市首创在主要道路安装智能窨井盖系统;针对居民在河边洗衣习惯,首创环保洗衣台,从源头解决洗涤污水直排入河的顽疾。

  深度打造“绿水青山”。高质量通过市剿灭劣V类水考核验收和“污水零直排区”创建验收。同时打造以“登山看海观港品农家菜看大风车”为主线的龙马精品美丽风景线,推进全域旅游。

  注重环保,整合低效地。将原砖瓦厂改建成阳东湿地公园,该项目被评为市级“拆后利用”先进典型案例。

  注重创新,“共杆共箱”及“四箱合一”的线乱拉专项整治有效解决了空中蜘蛛网乱象,被浙江日报报道进行经验推广,该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服务民生,固本强基。在三山片区相继完成综合公交站、合宅文化礼堂、三山菜场改造提升、中医文化广场、轮三线溪坑水体改造等重点工程建设,有效缓解周边近万名群众的看病难、出行难、买菜难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

  “智慧”引领,创新手段。在全域推行无线万,接入无线个。充分利用并接入违停抓拍监控系统,已安装智能监控点14个。

  注重综合施策,长效管理。充分依靠利用属地村社力量,由村社书记挂帅,充分整合城管、交警、老村社干部的力量,共同参与小城镇综合整治。

  注重宣传教育,从小抓起。坚持美丽中国、美丽乡村从娃娃抓起,全面组织开展“学唱一首儿歌,爱我美丽家乡”活动,原创好学好记的儿童环境整治“啦啦歌”,实现了小城镇环境整治的全员参与。

  持续完善公共配套建设。建成宁波影都大榭影城、按四星级标准设计的榭南菜场、招生规模为15个班的大榭实验幼儿园,快速推进大榭医院扩建项目的建设,公共配套进一步完善。

  快速提升公共绿地面积。在已建成沁园、畅园等5座公园基础上,新增了松止公园、长腰剑湿地项目、二桥下绿化项目等公园绿地,新增绿化面积约15万平方米。

  延伸行政商务区道路“白加黑”成效,完成榭南生活区约5公里主要道路“白加黑”改造,同步推进地下管网梳理改造,并计划2018年投资近1亿元完成兴岛南路等榭南生活区内剩余9条次要或其他道路的“白加黑”改造,以实现榭南生活区沥青路面全覆盖。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6966.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