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高燃、茅侃侃、戴志康这4位80后创业者成名很早,被喻为80后创业标杆人物,10年前就已名扬互联网江湖,10年后却命运迥异。从珠海景色最美的滨海道路——情侣路上向东远眺,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宛若蛟龙,蜿蜒腾越于蔚蓝色的海面上。“90后”女学者刘明侦继入选2015年最年轻“国家青年千人”之后,再踏新起点——被任命为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副院长,她也成为该学院最年轻的副院长。连日来,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暨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办公室、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先后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警示信息,聚焦带有暴力、色情等有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动画或真人短片悄然流于国内各大视频网站的现象,呼吁广大网民一旦发现这类视频立即举报。
李曙光,1941年出生于陕西咸阳。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化学专业并留校任教。1983年至1986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地球与行星科学系进修。多次赴德国马普化学所、香港大学做访问学者。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2003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上世纪70年代参加国家铁矿科研会战。自1983年以来,长期从事变质同位素年代学即造山带化学地球动力学研究。最早通过测定大别山榴辉岩年龄,获得华北与华南陆块在三叠纪碰撞的结论,并在超高压变质同位素年代学、冷却史和折返机制研究中作出重要贡献。2005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201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才算是值得?人生价值当如何去体现?若不是去做一个混碗饭吃的人,又要有什么样的理想和抱负?
年过七旬的李曙光,常常将这样的问题抛给青年学子。这些问题背后,则是他关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大道理与大智慧。
无论坦途或是坎坷,李曙光始终都能在大道理中寻找到力量,让他在科学之路上坚定前行。
第一志愿,中国科技大学;第二志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三志愿,西北大学航空系;第四志愿,哈尔滨工业大学航空系;第五志愿,南京航空学院。
上中学时,李曙光参加了天津少年之家航模小组。“玩了近6年的航模,知道了不少航空知识,也就渐渐对航空事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中毕业,他下定决心要做飞机设计师。
原本,已经为自己设计好人生道路的李曙光,想要第一志愿报考北航。后来,他从中学校长处得知,钱学森先生在刚刚成立不久的中科大力学系当主任。校长建议成绩优秀的李曙光报考中科大。
“钱学森是空气动力学领域的权威,那好,我就第一志愿填报中科大。”李曙光觉得,既然要学航空,就要到最好的地方去,于是毫不犹豫更改了志愿。
当年中科大在天津招生时,要求只填报学校,不填志愿,去哪个专业一律服从分配。“我想让招生人员明白我喜欢航空,希望能把我分配到力学系去。”为了表达自己对航空事业的强烈爱好,李曙光就在中科大之后填了一溜航空院校和专业。
然而,世间之事似乎总不能尽如人意。李曙光万万没有想到,他如愿走入中科大校门时,却被告知要到地球化学专业报到。
“我的心一下就凉了。”李曙光在中科大宿舍里度过的第一个夜晚彻底失眠,“中学六年想的就是航空。现在可好,上天不成,反而入地了。”
回想那个难忘的夜晚,李曙光记忆犹新,当时只感觉自己的理想似乎就此破灭了。可是,面对如此巨大的思想冲击,他也只是用了那一夜的时间,就想开了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卸下了思想包袱。
今天的很多青年学子也许很难理解,让他打开心结的,首先是一些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大道理。在高中毕业时加入中国的李曙光想到,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党和国家的教育培养,服从组织需要怎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国家既有航空事业,又有地球化学专业,说明它们都是国家的需要。我们没有任何资格跟党在这个问题上讨价还价。”李曙光想明白了,既然国家需要他做地球化学,那就应该服从分配。
虽说要服从分配,但若是对地球化学真的没有兴趣怎么办?李曙光回想起,自己对于航空的爱好,只不过是因为参加航模组之后,对它有了深入的了解,慢慢培养出了兴趣。
“现在对地球化学没兴趣,恐怕是因为盲目和不了解。”李曙光也想通了,所谓专业兴趣并非天生而来,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钻研,培养出来的。
“专业变化的问题解决得这么痛快,就是这些大道理起了作用。”迈过这道坎,李曙光再也没有动摇过,全心全意扎进地球化学专业。
李曙光深知,要想培养出专业兴趣,只是对地球化学领域有所了解还远远不够。产生实质性的兴趣,更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
为此,他在大学期间发奋努力,各门课程都取得了优异成绩。1963年,他被评为中国科技大学第一届优秀学生。1965年毕业后,他留校在近代化学系地球化学教研室任教。
与那个年代毕业的很多大学生一样,接连而至的政治运动,中断了李曙光的学术研究。这一耽误就是八年。
直到1972年,李曙光才得以再次开展教学、科研工作。他先后参与铜陵铜官山铜矿的尾砂综合利用研究、中科大矿物岩石鉴定方法课程的教学和实验室建设、领导建立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实验室并开设相关课程。
“那时候憋着一股劲儿,想追回‘文革’中失去的时间。”李曙光的拼搏精神不减当年,如饥似渴地学习,甚至跟着广播重新学起了英语。
对于年轻气盛的李曙光来说,他更希望自己能够利用所学,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施展一番拳脚。“只有获得成就感,才能带来发自内心的兴趣和对专业的热爱。”在他看来,这样的兴趣才足够实在和坚定。
终于,李曙光迎来了机会。1976年至1980年,他参加了国家铁矿科研会战,被任命为中科院“鞍山—本溪铁矿科研队弓长岭磁铁富矿科研组”的组长。
科研队进驻鞍山开展工作后发现,在弓长岭的东南区,已勘探的深度500米以上部位都是氧化贫矿。这一地区深部是否可能存在富矿?对此大家争论不休。
此时,李曙光想到,几年前因为对数学在地质学中的应用问题很感兴趣,他曾花大量精力自学大学期间未曾学过的线性代数、多元统计和计算机语言等课程。
“我能不能利用多元统计的数学方法,作一个富矿体的空间演化趋势面分析?”李曙光的想法得到了支持,矿厂向他开放所有资料。完成统计分析工作后,他预测,在弓长岭东南区第25勘探线米处存在富矿。这一预测被冶金部接受,并调千米钻进行钻探验证。
结果就在李曙光预测的位置上,一钻打出了13米厚的富矿层。“那时才真正感到,我还能在地球化学领域为国家做点事。这种成就感让我一下子提起了更大的兴趣,后边的工作越做越带劲儿。”李曙光愈加感到,地球化学领域海阔天空,是可以让他大展拳脚的舞台。
实践出线年,中科院公派李曙光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访问进修,在国际著名地球化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S.R.Hart的研究组学习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这次留学经历,成为李曙光科学生涯的重要转折点。
回顾自己的科学人生,李曙光有不少感悟。近年来,他去过很多所大学,与年轻学子分享他对于做人、学习和从事科研的心得,也曾在不同场合呼吁科学家要重视声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