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看书伤眼,古人怎么应对? 挑灯夜读是古时读书人一种颇为流行的读书习惯。夜深人静之时,远离了白天的喧嚣,宁静的夜晚成为读书的黄金时段。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曰:“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
挑灯夜读是古时读书人一种颇为流行的读书习惯。夜深人静之时,远离了白天的喧嚣,宁静的夜晚成为读书的黄金时段。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曰:“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宋代杨万里也有诗《秋夜读书》: “虫声窗外月,书册夜深灯。”这两人的诗句均让人感受到阅读时的闲适与宁静。“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这首白居易的《舟中读元九诗》描述的是在行旅途中夜读的场景。
夜读需要有照明设施,古时有蜡烛和灯油。烛光虽亮,但蜡烛的价格昂贵,而灯油廉价,因此在古代民间,使用时间最长、普及最广泛的便是灯油,可是,很多贫寒的读书人连灯油也买不起。西汉大学士匡衡夜读时没有钱买灯油,便凿穿墙壁“偷”邻居家的烛光;晋人车胤夏天时寻找流萤以纱囊盛之,取其光照读书;还有一个叫孙康的人,冬天的夜晚坐在雪地边,利用雪地的反光读书这些无一不是熬夜苦读的场景,之后,这些人俱成大名。
事实上,古人夜读是一种读书习惯,更是一个人刻苦勤奋的标志,苏洵的“十年读易费膏火,尽日吟诗愁肺肝”,就道出了读书人十年如一日夜夜读书的艰苦。还有明末山阴人王思任,写有《听鼎儿读书歌》,其首几句是:“月沉灯渴雁无征,竹窗犹有读书声。鸡未着裈鸟未醒,书声先旭开东井。”看到儿子刻苦夜读,作者流露出欣慰之情。看来夜读,从少儿抓起的传统由来已久。
通宵达旦在青灯下苦读不辍,精神可嘉,但并不值得现代人学习。因为,从医学角度来看,在古代照明灯具不甚理想的条件下,夜读虽然效率高,但也颇易伤身,尤其伤目。古时读书人多患眼疾,便是夜读给读书人带来的不良后果。
白居易曾“吐槽”自己的双目:“瞥瞥然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也,动以万数。”宋代方回诗云:“细字昏难读,孤灯冷独挑。”陆游也有诗云:“灯昏老眼暗” “游宦人间身愈困,读书灯下目几盲。”都反映了夜读对眼睛的伤害。此外,夜读对身体也是一种较大的损耗,比如唐代孟郊的《夜感自遣》里说:“夜学晓未休,苦吟神鬼愁,如何不得闲,心与身为仇。”说的是彻夜读书,身体倦怠了,诗人非常想休息一下,却心有不甘,最终意志战胜了身体,苦读仍在延续,而身体亦在苦读中衰弱下去。《元史曹元用传》记载:“(用)每夜读书,常达曙不寐。父忧其致疾,止之”说的是曹元用的父亲限制其夜读,这也是父亲为他健康担忧的无奈之举。
对于夜读看书伤目伤身的问题,古人也有种种对策,如宋代图书的大字本就是解决办法之一;还有人使用多根灯芯的油灯照明,比点一根灯芯光亮得多;另外,王安石夜读时嚼干莲子,莲心有明目的功效,还能提神醒脑,但这些皆非贫寒的读书人所能享受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