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微博引起了大量网友的关注。该微博贴出一张藏民沿川藏线朝圣的照片,并说
但是,该条微博评论区的网友,却把目光投向了之前很少被人们关注的另外一群人......
川藏线,总有一些见闻,触动你的灵魂:1954年,修建川藏公路的筑路战士在怒江两岸的悬崖陡壁上开山修路。
【川藏线,这些照片,触动你的灵魂!】“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解放军,铁打的汉,要把那公路修到西藏”当年修筑川藏公路的时候,有2000多名解放军官兵把血肉之躯奉献给了这条“英雄之路”,平均每1公里就深埋着1名英烈的尸骨!每一个走过川藏线的人,都应当向他们敬一个礼!
上世纪50年代以前,整个西藏没有一公里的公路。那个年代,所有的交通运输全靠人力、畜力完成。当年的画风如下。
1950年,解放军为了解放西藏。“一面进军,一面修路。”于是,第一条进藏公路开始修建由雅安到拉萨,称为“康藏公路”(当时雅安为西康省会,后西康撤省,康藏公路改称川藏公路)。
修路,是从徒手敲石头开始的。当时的标准现在看来并不高:三层路面,一层石灰,一层黏土,一层石子,轧平后形成公路。
但是,横在战士们面前的,是14座终年积雪的雪山,和远比我们现在所能想到的更恶劣的自然环境。参与修路的第一期人员就达到了十余万包括解放军、工程技术人员和各族民工。
几乎每推进一米都要造成大小不等的滑坡和塌方,施工的第一年就有不少于2000名战士和民工为此献出生命365天中,牺牲人数最少的一天是5人。
其中,仅雀儿山一个山头就牺牲了300人。修筑康藏公路总共牺牲三千余人,如果要求一个平均数的话,每公里牺牲官兵至少1.5人。
然而这些修路人员,连续数年都是这样风餐露宿而且条件还不如现在的单人帐篷。他们的饮水来源就是雪,食物以“代食粉”为主。
行路难,修路要比行路难无数倍!照片里的英雄们,来自当年的18军53师。这些人是怎么上去挂绳子的?有个专属名词,叫做“人梯”。
“海拔5000米,气温-30℃,开水沸点70℃,我们的士气100℃!”时任53师宣传干事 杜琳
“前一天修的路,第二天就没有了山倒了!前一天趟过的河,第二天就没有了变成堰塞湖了!”时任18军文工团干事 李俊琛
“我们虽然离开西藏了,但我们的战友们还在西藏,一路都有他们,每一公里都有他们。我们永远忘不了西藏。”时任54师155团卫生员 鲍鹏庚
“一个排的战士,拴上绳子坠到半山腰的一块巨石上打炮眼。忽然一块巨石从山顶滚落,整个排的战士,连着那块巨石直接滚到帕龙江里了。”时任康藏公路西线四工段指挥长 吴晨
1950年2月,10万筑路大军奔赴雪域高原。为修筑这条路,当年18军的2000多官兵牺牲在这条路上。
“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解放军,铁打的汉,要把那公路修到西藏”的歌曲唱遍了全国,也把修建川藏公路的艰难告诉了世人。
这支部队自川藏公路通车时组建至今,累计行程30多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七圈半。
这是何等艰辛的七圈半!50年来,647名官兵牺牲,2000多名官兵受伤致残。先后涌现出被国防部和成都军区授予荣誉称号的“川藏线上十英雄”、“川藏线上的英雄汽车兵”、“川藏线上钢铁运输班”、“高原模范兵站”、“川藏线上模范汽车连”等一大批先进单位和个人。
这是武警交通部队历史上第一支以养护保通为主要任务的部队,守护着川藏线环境最艰苦、海拔最高的800公里路段从川藏交界的竹巴笼到林芝境内的东久乡。
这里塌方、雪崩、泥石流发生最频繁,其中然乌沟雪崩、冷曲河滑塌等堪称世界地质灾害之最。在他们的精心养护下,这段公路从原来每年不足6个月的通车时间提高到现在的11个月。
有记者在沿线采访时,看到听到道班工人几十年生活在高海拔地区,冬天靠化冰取水,夏天水害断道,只能靠盐和辣椒拌饭。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只有默默的奉献,只有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抢险救灾,维护公路畅通。
1996年,组建武警交通川藏公路机械化养护支队,但经费不足以支持路面修复
2009年4月,“川藏高速”四川段列入《四川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08~2030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