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到的是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一路上听着导游介绍着它的丰功伟绩,都令我们心神向往。哥伦比亚大学在全球排名第34位,加拿大排名第三,它的学生来自56个国家之多,号称国际化排名No.1。进入校园再往深处走是沙滩,走在马路上也能感受到那微风拂面的丝丝清凉。再往前走是一座小花园,花朵竞相开放,花香和加拿大新鲜的空气融合在一起,透露着一种蓬勃的朝气和生机。还有小姐姐在亭中跳舞,美到窒息。校园中轻松愉快的气氛蔓延在每个角落。
我们首先来到了伊丽莎白皇后公园,位于温哥华地理最高点。四季餐厅Season Restaurant 因为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和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曾在此共进午餐而名噪一时。而后我们又前往Gos Town煤气镇,这里现存着世界上仅留的蒸汽钟,全透明的钟,还会喷蒸汽。十九世纪的淘金热使煤气镇十分热闹,这里也具有浓郁的欧洲风味。导游向我们介绍镇名的由来,是一位叫Jack Deighton 的人在这儿开了一家酒店,因其口若悬河,说话侃侃而谈被人称“Gassy”,就是能说会道的意思。后来这儿也成为了观光景区。下午我们来到了史丹利公园,作为世界最大的城市公园,生长着茂密的原始森林,高大的树木,给人以一种神秘感。来到公园的观景台,可以看见加拿大最长的桥梁――狮门大桥的全景,静静地趴着栏杆上,望向远方,享受着海风的滋养,我想领略过这里海风的人永远都不会忘记这种感觉。在这儿可以看到城市高楼临立,海上有许多游轮和快艇,中产阶级一般都会买辆私人快艇供平时休闲娱乐使用。进去不到百米还可以看到几根屹立的和印第安人有关的柱子,柱子上图案色彩鲜明,代表了印第安人的文化,很多游客也在下面拍照留念。
今天是我们在温哥华的最后一天。搭乘着一大早的大巴我们来到了格兰维尔岛,虽是个工业区半岛,但后来有大量艺术家在这儿进行创作,使它焕然一新。这里卖的大多是一些艺术类的手工制品,也很具有地方特色,做工也特别精致。下午来到的是列文治社区,有博物馆、游泳馆、汇演中心等等,设施很齐全。这随处可见的彩虹旗宣扬了和平与公民的自我独特性,让我又get 到了一项新知识。
三天的旅程是收获满满的,同样也期待着在下面的旅行中有着不一样的风景与全新的体验。
在这里,人与动物总是和平共处,加拿大鹅旁若无人地在海面上游来游去,丝毫不在意我们的目光。而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广场上的一只麻雀。那只麻雀如入无人之地,竟直接落在我们面前,丝毫不担心人会对它造成伤害。大大方方地吃地上的饼干屑,我几乎不敢相信,在中国,麻雀一看到人,早就飞走了。我很想喂它一点面包,但是不能。在加拿大,给动物为食是禁止的,被警察发现,罚款会很重。于是,我静静地看着它吃、跳、玩,直到它飞走了。
我坐在那里,心里感慨万千。同是麻雀,差别为什么那么大呢?我认为,一方面加拿大人不会驱赶和捕捉麻雀,在麻雀眼里,人是友善的;另一方面,加拿大几乎所有人对动物都有尊重之心,比如那条不许喂食的禁令,就是为了保护动物的野生生存能力。
中午12点,烈日灼心,却有着微风的轻抚。来到唐人街的那一刻,我立刻被这鳞次栉比的建筑震惊了,路上一栋栋别墅,与优美的风景相映衬,形成了一副山水画,使人悠然自得。
今天以是来加拿大的第三天,我带着陌生感来到温哥华,却带着依依不舍之情告别。这里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参观小而精美的格兰维尔岛,富丽堂皇,淳朴的民风使人感受到加拿大的和平与友好。 走在码头,鸽子们都在急切的向游人寻求食物,似乎人们就是它们最忠诚的朋友。礼品店里,农贸市场上,快餐店中,你会时刻被那些优雅而文明的举止而感动。温哥华的某家餐厅中,我曾经历过一件事,我站在走道前,想要走过去的外国朋友们都会说“excuse me”,当我让开后,他们又会说“thank you”。而在我们的餐桌上,某些学校的某些人,他们不考虑别人,只顾自己,遇见自己喜欢的菜就恨不得全部抢来。这让我突然觉得优秀人才的培养,道德应该是放在第一位的。短短几天的游学,最让我收益匪浅的是道德文化自律素养得到了提升,让我这棵弱不禁风的小树苗在实践中得到成长,离开父母的督促也能以最好的形象展现给他人。
时间如同白驹过隙一般,转眼就到了下午。我们走进社区,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当地的图书馆。图书馆中,各种各样的书籍应有尽有,无论是世人熟悉的国外名著,清新似水的散文,还是富有哲理的中外诗篇,都可以自由选择,在满室的书香中享受心灵的安逸。这里静悄悄的,只有翻书的声音,只要来这儿总会有收获。
我们的第一站是格兰陵岛,因为以前在地理课上听老师提起过这座岛,所以我对它还是抱有一定的好奇和兴趣的。再加上知道岛上会有一些艺术的工艺品,这也是很吸引我的一点。在听完了导游的嘱咐和上车地点之后,我们就开始了自由活动。我们的计划是先从和来的路不一样的一条街上开始,参观了一些很有特色的店。去看了有哈利波特的扫帚一样的扫帚店,里面的做工都是纯手工,很棒。特别是扫帚的木杆,采用的是最自然无任何修饰的木枝,有淡淡木质的清香,很有感觉。我很喜欢印第安人的文化,所以逛到有关于此的手工时总是忍不住多看几眼。它们有着色彩鲜明的颜色形成撞色的设计,用着一种神奇的图案来诉说着自己的文化,让我越看越喜欢。印第安人在我们的印象中就是原始人那样的,但我反而觉得这种最接近于原始的创造的来源就是自然,自然给予的灵感是无限的,展现出来的作品也是多种多样的、富有生命力的。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 “短、平、快”带来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与灵魂,我们需要并且推崇工匠精神。说到工匠精神,我在一个木雕店里深有体会。我们进去的时候是静悄悄的,有一位中年的老人坐在自己的工作台上,目不转睛的盯着自己眼前的木雕,我们的到来对他来说可有可无,仿佛不存在一样。橱窗里的木雕基本上都是以鸟为主,乍一看大体相同,但仔细观察每一只鸟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些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是运用简单平滑的线条来勾画出了鸟的整体形态,美观大方,将比例掌握得非常精确。我心里不由佩服,这简简单单的一只鸟肯定需要花费很多功夫吧。转头再看向老人时,他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现在很多的伪艺术家用一些很奇怪的画作作品等来忽悠世人,既没有时间的投入,也没有精力的投入,而渴望获得不菲的利益,被淘汰是必然的。由此可见,工匠精神是多么重要。而拥有工匠精神的人,自然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感慨了这些让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品之后,中午我们来了一顿难得的中餐,短短几天竟让人怀念中餐的美味,尝到了还是很满足的。我们今天的第二站是一个社区。我们去参观了他们的library,看到了一书架的中文书很是惊喜,但惭愧的是那些基本都是没有看过的书。这里有一些人组织的小型lab和属于自己的小型服装设计。我和同学们透过窗户看到每个人都在专注地各司其职,也许只有真正发自内心的喜欢才能使他们在常人看来很无聊的事物中发现乐趣。我和同学们参观累了就去了外面的木椅上休息,欣赏着琴声,时而舒缓时而紧凑,伴随着喷泉的时升时落,和谐而美好。在温哥华给我最好奇的感觉就是你走在路上、坐在椅上随时可以吹到无方向的微风,但又好像有方向似的,绕指几圈又吹向远方,给人留下的是心灵的平静。
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下午,你可以天马行空的想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不会有人打断你,可以来一块甜点来享受时光在指尖缓缓流逝的美好。即使在繁忙的生活中,也要留一点时间给自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独自思考,充实空虚的灵魂,这是我来到社区以后最大的认知和感悟。
在回酒店的路上没有了往日的那般疲倦,多的是一份心灵的收获。这样定期的心灵净化是很棒的,我这么觉得。让我对艺术产生了一种新感觉,虽然不是什么大型的展览或者是大师的名作,但是充满了新鲜感。陈旧的血液不停的在输出,新鲜的血液不停的在灌入,这样的艺术是最好的状态吧。当然,每个地方的东西都带有地方特色,更让我了解到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别,但也有很多中西结合的地方,都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
这三天游览了BC省最大的城市温哥华,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给我带来的不一样的感觉。虽然今天的行程不多,但去的地方都很有意思,特别是格兰陵岛上的小镇和码头。小镇上各式各样的纪念商品,独具风格的房屋样式以及当地的人文情怀深深的打动了我。小镇上的人都很友好,每当你过马路时,当地人都会在老远就停下车,耐心的等你过路后再开车。他们会因为你的一次让行而连说好几句谢谢,也会因为你的一个捡垃圾的动作而向你竖起大拇指,男女老少都是如此,即使那个小孩非常想玩荡秋千,可他还是会静静地等待。今天还看到一只超级萌的小狗,我自己都不相信我能拍出这样的照片。不知道那只小狗它到底在想什么呢?
岛上的码头停放的都是私人的一些船只,听导游说,在加拿大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就能买得起一艘船,每到周末或者下班后,和朋友或者家人开船出海,在海上享受一段美好的时光,这些在国内都是很难实现的。所以国家之间还是存在差距,不过我相信将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一定会越来越高。
五十七个国家的人聚集在一个城市里是一件奇妙的事,很难想象是什么吸引着他们。
热闹的集市人情味儿满满,周边小店里充满欢声笑语,三天下来,我已经深刻体验到就算语言不通,但是友爱的心是互相传递的。那有块墙面,大大的Love下不同的语言烙印在朴实的墙上。右下角加粗的“Love Wall”引人注目,这是“我来过”的证明。
短短三天的温哥华之旅,我不可能听懂每一句话,但是,我总是能达到我渴望的目的。Excuse me,Please,Thanks,这些词或许是我听到最多的。每一声道谢,每一个微笑的背后,就是五湖四海的人们心灵交集的那一刻。我真的感到很不可思议,这是以前从未经历过的,但我明白这会是我内心不可磨灭的珍贵记忆。
我很意外,但我当然要学习它;我很不舍,但我依旧要向前进。下一站的多伦多之旅,一定会给我带来更多惊喜。
今天来到温哥华的第三天,唯一失望的是仍然没见到蓝天白云,天空雾蒙蒙的。但这并没有磨灭我们激动的心情,早餐后乘车前往格兰陵岛。一路上看向车窗外,望着来来回回的车辆,今天我没有去看车的牌子和形状。我突然意识到似乎来到温哥华的这几天没有听到车喇叭的声音!是的,至少我一声都没听到。无论是其它车堵在前面,还是行人来回穿梭,开车的都耐心的等待,直到前方的路空了再走。这一行为震撼到了我,想想国内的街道上,几乎所有的车和车之间都在交谈,在加拿大,你走在路上从来不用担心你被车撞,任何一位司机都会老远就停下等你走过去。而在中国,当你挡住某些司机的路时,不仅存在危险,或许还会得到司机一句亲切的问候……我并不是在贬低中国人,但国人素质总体还需要提高。而让我深有体会的是,昨天吃完晚餐,我出门时看见对面来了几个老外,当时没想太多,只是随手将门拉一下让他们先走,之后迎来的便是每个人的一句“Thank you”。是什么因素导致国内和国外公民素质的差距,这的确应该深思。
格兰陵岛给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在街头演奏的艺人。一个人,一把吉他或一种不知名的乐器,便能够演奏出动人的旋律。沧桑,充满故事感,或许生活节奏的快慢和人们素质的高低有一定关系吧。慢节奏的生活可以让人找到归属感,就像岛边码头上一对相濡以沫的老夫妇,坐在长椅上,看潮起潮落,看夕阳西下。
今天早晨首先来到的是格兰维尔岛,位于温哥华市中心的边缘。岛屿非常小,甚至在地图上都没有标注名字。它的前身是一个工业区半岛,在经过改建后焕然一新。按导游的说法,岛屿中的商铺都各有特色,是富有艺术家创造性的,所以一般都很贵。但一番考察后,里面的商品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并没有真正让人耳目一新的东西,形式都一样,内容不同罢了。所以真正算比较意意思的是路边一架玻璃屋里水泥工业流程示意图,其精致细巧看上一天都没问题。但令人觉得惊讶的是这种“旧上添新”商业区的规模,并且能够涵盖文化高校,吸引游客。南京的文化创意中心也是江南制造局的基础上重建的,甚至还有文革时期的痕迹,但其规模完全不及这里。究其本质应该是国家间的文化历史不同,大工业时期相对于加拿大已经算比较悠久的历史了。
随后去的是列文治社区,这里是很多新移民和很多中产阶级华人选择居住的地方。似乎相当于国内居民区的活动中心,但与中国相比十分庞大。有图书馆,社区博物馆,娱乐中心,游泳馆,会演中心,公园,操场……设施十分齐全,图书馆内还有3-D打印机,完全不亚于中国私人的手工机构,足见加拿大的生活福利之高,是中国有待加强和学习的。
今天我们去参观了格兰维尔岛,格兰维尔岛位于格兰陵桥的下面,说是岛其实就是个半岛。在路上的时候,导游老师和我们说了格兰维尔岛的历史。
原来的格兰维尔岛是一个生产材料的工厂,后来这里因为环境污染所以废弃了,后来有一个艺术家搬到了格兰维尔岛,然后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来到了这里,这里也变得越来越繁华。
格兰维尔岛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热闹地方。岛的北部是市场,市场内摆满各种新鲜蔬菜、水果、海味及各国料理原料,各种食品琳琅满目,还有海上市场、儿童市场,其货物品种多样,各有特色。
今天是来到加拿大的第三天,也是在温哥华的最后一天。与往常不同的是今天换了一个导游,但是天空还是阴沉沉的。并没有出现加拿大以往的蓝天白云,真是天公不作美啊!今天我们的目的地是格兰维尔岛。在去往的路上,导游和我们谈起了有关森林大火的利与弊。森林大火的坏处我相信大家都知道,但知道其好处的人却是凤毛麟角。那么它的好处有哪些呢?一是大火可以烧毁已经枯死或是病死的树木;二是松树是通过松子来繁衍后代的,但是松子壳却很坚硬,让其很难生根发芽。经过大火焚烧的松子就像爆米花一样一个个炸开,松子仁便轻而易举的弹了出去,这样便有助于松树的繁衍了。
时间恍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我们便到了目的地。这里似乎是一个港口,停遍了私人游艇。据说每到节假日这些游艇的主人都会驾船出海游玩,享受愉快的假期!格兰维尔岛早在初中的地理书上就有所耳闻。格兰维尔岛是温哥华市中心的一座小岛。音乐在空气中飘浮,悠闲的人们在树林中散步;街边的小店风格独特、创意十足;水边的餐馆装修得典雅而精致,穿着整齐的服务生们微笑着向你打招呼;咖啡馆门前坐着老老少少边,品味咖啡边享受阳光;公共市场里摆放着香喷喷新鲜食物;大大小小的画廊内外都摆放着漂亮的画作。岛上虽然有一些工业厂房,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人们愉快的心情,因为这里的艺术气息实在是太浓厚了,就连那些工业建筑也被艺术家们披上了艺术的外套,让人耳目一新。这就是它的特点所在。街道旁还有各式各样的艺术作品店和一些水果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