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语文的亮点、变化是什么?2018年如何备考?

2018-02-12 13:04:41  阅读 94 次 评论 0 条

  2017年的三套高考全国卷均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命制,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立德树人的宗旨;着眼社会、关注人文,注重对考生语文基本素养的考查,凸显了语文学科“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优势。综合来看,今年高考全国卷具有考点覆盖面全、试卷结构合理、能力层级比例配置恰当、难度适中、题型变化较大等特点。

  高考全国卷的三套试卷的选材涉及地理、人文、科技、经济、政治、历史等方面。如:高考全国卷Ⅰ、Ⅱ、Ⅲ的论述类文本阅读分别选择了气候正义、青花瓷的发展、乡村记忆这三个主题,较去年更加倾向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体现了阅读材料的多元化。高考全国卷Ⅰ中的文学类文本《天嚣》考查的是永恒的人性美以及相应的人生哲理。这些多元化的选材除了考查考生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能力、知识等基本语文素养外,还侧重考查考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核心语文素养。

  试题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考生在展示语文学习成果的同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社会传递正能量,传播好声音。如:高考全国卷Ⅱ中的写作题用六则名句作为材料,这六则名句包含了自强奋发、家国情怀、从容自信、开放进取、勇于担当、正视自我等丰富内涵;高考全国卷Ⅱ中的文言文材料体现了赵憙忠于职守、耿直磊落、勤政爱民的品格,高考全国卷Ⅲ中的文言文材料体现了许将为官有方、护国有节、勤政爱民的品格,他们作为中国道德传统的楷模,在当下也是立德树人的榜样;名篇名句默写中,曹操的《观沧海》、《庄子·逍遥游》、《荀子·劝学》等分别体现出乐观进取、自我超越、自省好学的优良品质。

  试题内容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国家重点战略“一带一路”、大众娱乐活动“广场舞”、当前发展得如火如荼的“共享单车”“移动支付”等关键词出现在高考全国卷Ⅰ的写作题中,让人耳目一新。高考全国卷Ⅱ中的论述类文本摘编自《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以“青花瓷的发展”为主题,中间有“郑和下西洋”的内容,既凸显“传统文化”的要求,又暗扣“一带一路”的热点。

  高考全国卷三套试卷更加注重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运用题都是在语境中考查考生的能力,第一次出现了考查考生逻辑推断能力的试题。同时在现代文阅读中也有对考生逻辑推断能力的考查。这向我们传递出高考语文对于考生逻辑推断能力的重视。

  较之2016年,2017年高考全国卷版面相对集中,试题依次为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35分)、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和名篇名句默写,35分)、语言文字运用(成语、病句、语言表达得体、补写句子、逻辑推断,20分)和写作(60分)。布局更为合理,考查内容更为清晰。

  与前几年高考题相比,2017年高考全国卷在选材方面有些不同,选材更倾向于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加贴近考生的实际生活。近几年,高考全国卷中的文学类文本阅读都是考查小说,2017年高考全国卷Ⅱ中的文学类文本是林徽因的散文《窗子以外》,无疑在提醒考生,不要忽略对散文阅读的练习。实用类文本阅读在选材上,形式骤变,选用了2—4个非连续性的新闻材料,而且包括图表,区别于往年的人物传记类阅读。

  与2016年高考全国卷一共18道题相比,2017年高考全国卷变成22道题。客观题分值增加了,主观题分值下降了。现代文阅读,篇数增加,由两篇增加为三篇(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由原来的“二选一”都变为必考题)。

  全国卷中的论述类文本阅读,新增考点“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根据原文信息进行推断的意味更趋明显。严密的论证往往涉及判断、推理等逻辑推断能力,这对相当一部分考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实用类文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闪亮登场,并且把以前放在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的图表题放到阅读中进行考查,在考查考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也考查其读图能力。古代诗歌阅读在题型上变化较大,与2016年相比,2017年高考全国卷由原来的两道主观题调整为一道五选二的客观题和一道主观题。语言表达得体和逻辑推断这两个题型也挤掉了2016年的填写关联词和描述流程图两个题型。考生在复习时要注意这些变化。

  写作要求明确,任务型写作更有利于考生发挥水平。2017年高考全国卷Ⅰ写作部分要求从来华留学生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命题形式新颖。无论选材内容还是命题形式都体现了高考与时俱进的特点。另外,2017年高考全国卷Ⅲ写作部分要求“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这种命题形式也是写作上的一大创举。

  2017年高考全国卷的试题难度与2016年相比,大致持平,只是难易分布点有所调整。文学类文本阅读较难,实用类文本阅读较容易;文言文阅读较容易,古代诗歌阅读的客观题对考生的迷惑性较大,但主观题难度较低;语言文字运用题中的部分试题的形式有变化,但难度适中。写作题审题立意的成本增加,但可供选择的范围较广,难度与去年持平。

  针对2017年高考全国卷呈现的考题以及《考试大纲》的要求,考生在2018年高考语文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按照普通高校对语文素养的要求,着重对考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查。从考查词语在具体语境中含义的辨析,到考查考生对文言语段的理解能力和对名篇名句、古代文化知识的识记能力,到考查常见修辞手法运用和语言信息的概括能力,再到考查考生对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本的阅读能力,都强调了对语言基本能力或基本思维方式的考查。因此,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语言基本功的培养和运用。

  2017年三套高考全国卷都新增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试题,考生在平时的训练中要注意积累有关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像官制、节日、节气等。考生要做好对这些知识的梳理,达到系统化,建议平时多阅读一些史书,回归传统,回归经典。在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同时,既可以积累一些文化知识,又可以为写作积累素材。平时的作文训练要充分发挥作文的积极导向功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觉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增强文化自信心。

  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要加强对概括能力、分析能力以及逻辑推断能力的训练。在文本阅读中要学会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找准文本要素的对应点,根据“写什么—如何写—怎么样”的认知流程进行有效阅读;在答题时要多体现思维路径,或由果溯因,或由因推果,注意加强对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在写作中,要增强对作文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回归课本是高考语文备考的不二法门。高考语文试卷中考查的试题看似是课外内容,然则知识点都在课内。如:2017年高考全国卷Ⅱ中的第11题A选项考到的“下车”,很多考生都觉得陌生,但是人教版教材必修4《张衡传》中就有“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一句,课下注释对“下车”进行了详细解释,指官吏初到任。因此,高考语文备考如果能抓住课本,夯实基础,一定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高考命题不避热点,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写作上。因此,我们在复习时,要注意关注当下热点,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不仅对积累素材有益,对写作的审题立意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2017年的三套高考全国卷都考查了逻辑推断能力的题目。下面以全国卷Ⅱ为例进行分析。(2017·全国卷Ⅱ)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所谓“推断”,指推测断定,根据事实或前提推论,即由已知的或假定的前提来推出结论,或由已知的结果追溯原因等,可以是由因推出果、由果追溯因;也可以是由现象归纳原理、由原理说明现象。在推断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有两种:一是作为推断的根据出现错误;二是推断的结果出现错误。

  第一步,阅读材料,找到推断存在问题的地方。在分析时要特别注意一些过于绝对、武断的推断。如“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中的“严重”,用词程度太深;“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经济腾飞”需要很多条件,不是简单改名就能实现的,原文推断的条件不充足,加上“一定”一词过于武断。

  第二步,拟写答案,分析推断出现的具体问题。比如“更名”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即“更名”只是可能会带来“城市经济发展”,而不是一定会带来“城市经济发展”;同样,“更名”和“经济腾飞”的关系也一样,“更名”也只是可能会带来“经济腾飞”。这样分析后,再仿照①的方式,拟写出答案即可。

  解答这类题,考生不仅要清楚相关的解答思路,更要知晓这道题还存在着一种暗示,即语言运用题在未来的高考试卷中会出现很多新题型,这些新题型有可能在考生复习备考中没有训练过,不过,无论试题如何变化,万变不离其宗,最终要考查的还是考生的语文素养。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7904.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