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中考我是如何上好初三体育课的?

2018-02-13 02:55:29  阅读 130 次 评论 0 条

  体育成绩纳入中考,中学的体育课变得“功利”很多,在家长、学校、社会多重压力之下,体育教师们不得不盯紧了学生的分数,采取了“短平快”的应考策略。在日常的教学中抛开教材,整节课进行考核项目的练习,即使是初一初二低年级的体育课也开始渗透中考项目的专项练习……这样导致体育课的运动量不断增大,课堂内容和组织形式单调、机械,使得同学们对体育课热情消退,畏惧和抵触心理明显增强,学生因各种借口逃避体育课的现象日益普遍,部分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更是到了“闻体育课而色变”的程度。

  如何满足同学们对优质体育课的诉求?如何提升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和认识?如何优化我们的体育课教学,把中考项目的练习巧妙融入到常态中?……几年来我一直从事毕业班教学,在日常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下几点做法,课堂效果明显、自我感觉良好,分享给大家。

  毫不夸张,对于学生而言,他喜欢某个老师,进而也会喜欢上他的课。与其它学科相比,由于我们体育教师任教的班数较多,与学生的交流相对较少,对学生的关注就欠缺,师生的关系不够紧密,自然无益于我们的学科教学。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对学生的关注度,每接手一个班级我都实施“体委轮流”制度。做法很简单:在我任教的班级内不设固定的体育委员,而是让同学们轮流进行,协助老师做好全面的课堂工作,如队伍的指挥、器材的准备、秩序的管理、成绩检测、评定等。同学们的顺序可以提前安排,也可以自由申请或随机确定,体委的任期为一周,在期中和期末我们会对同学们的任职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其结果除了隆重的表彰外我还会以“喜报”的形式寄给家长。

  思路一变,效果立现。通过体委的轮流,我和同学们的交流多了,增强了我对同学们的了解,对同学们的关注更有了针对性,现在同学们的名字我都记住了,谁的性格开朗活泼、谁内敛腼腆、哪位身体素质好、哪位同学喜欢踢球……我都了如指掌了。随着交流的频繁,我们的话题也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班级延伸到家庭、从健身到学习……无所不及,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不但提升了同学们对课堂的喜爱和投入,更培养了他们的健身意识,课外和节假日自觉活动健身的同学明显增多。

  现在,每当上体育课,当周体委总会早早地来到我的办公室,询问上课的内容和注意的问题;上课铃一响,迅速整好队伍,喊着嘹亮的口号领着同学们慢跑热身、做准备活动;在练习中哪位同学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他会立马上去进行批评提示;课后还会向我反馈同学们的建议和问题……

  学生亲其师,是因为教师爱其生。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珍惜和学生的这份“课堂缘分”,体委轮流制让我感受到了师生情谊的珍贵,使我们更加珍惜课堂中的教与学,对每一节课都充满了喜悦的期待……

  体育课的价值,除了让同学们强身健体,掌握必要的健身技能外,更重要的还要培养他们坚韧勇敢、团结拼搏等优良的意志品质,从而让同学们获得成长的力量。为实现这一目标,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和实际,穿插着给同学们讲些励志的小故事,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好办法。

  如:为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我给学生讲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时的尴尬、讲许海峰夺得第一块奥运金牌时的振奋、讲北京成功申办奥运时的举国欢庆、讲中国健儿在奥运赛场上不断超越时的激情澎湃……让学生感受到源自体育带来的荣耀和自豪;为塑造学生的优良品质,我会给学生讲邓亚萍如何克服自身劣势,创造了乒乓神话;讲乔丹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篮坛飞人”;讲体操运动员桑兰如何克服运动伤害,笑面人生;讲肯尼亚的孩子如何在贫瘠的土地上赤脚跑向了世界的一个个赛场……

  故事可以是听到的、看到的、学生尤其喜欢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为了鼓励学生备战体育中考,我会整理往届一些优秀学生的案例,讲给学生听。如上届一窦姓同学,学习拔尖,却因身材较胖,导致成绩很“烂”,成为很多同学“戏侃”的对象。令同学们没想到的是,窦同学每天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坚持到操场跑步,一个学期下来竟创造了中考满分的“奇迹”,并且还成功实现了“减肥目标”,可谓一举两得。这样鲜活的事例,最贴近学生的实际,又充满着教育的正能量,学生很容易消化吸收,从而转化为自己的行动,是我们枯燥的说教所无法比拟的。

  当故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时,会迅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起到课堂导入的作用。如学习足球时,我问同学们:“世界足球的发源地是哪里?”学生高声回答:“家乡临淄”。于是我就给他们讲一讲“蹴鞠文化”,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以后为“世界足球发源地”做出新的贡献……进入课堂练习时纪律竟出奇的好,同学们表现得格外认真自觉。学习乒乓球球时,我会给学生讲中国的“乒乓外交”;学习排球时讲中国的“女排精神”;学习篮球时,给他们讲走进NBA赛场的姚明……

  有意思的是,时间一长,同学们就会有了和我“一比高下”的冲动,他们会在课前做充分的准备,从语言到形态到动作都会精雕细刻,字字精心,此时我就把舞台让给学生,变身为倾听者,欣赏每一个学生的精彩亮相。一学期下来,每个同学都能在课堂上把内心珍藏的故事与同学分享,在一阵阵掌声中感受友情的美好。

  以故事为径,行教育之能,一个个励志小故事,丰富了课堂内容,拓展了课堂的深度和宽度。故事虽小,却让课堂有了笑声、掌声和温度,让同学们积蓄了成长的“力”量!

  一次上课进行分组高抬腿练习时,几个男生趁我不注意偷偷划拳玩起了“石头·剪子·布”,看到学生这一“小差”举动,我突发奇想,不妨引用这种形式来督促学生的在课堂练习,于是我迅速调整了练习方式:让全班同学分成两组站立,面对面进行“石头·剪子·布”的比赛,输了的同学做高抬腿跑一组,赢了的同学负责监督,如此循环。没想到我的这一“即兴发挥”,使得同学们热情大增,不但练习认真了、效果增强了,课堂的气氛也活跃起来。

  受此启发,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把中考项目的练习与游戏相结合,从而提上了同学们练习的兴趣。

  例如:为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单纯的蛙跳练习同学们很不感兴趣,练习起来也容易产生疲劳。于是我设计为“火车跳”的比赛游戏:让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后面同学抱住前面同学的腰部排成一列火车,按教师的指令最先到达目的地者为胜。如此形式一变,就把练习变为合作竞争,吻合了同学们争强好胜的心理,同学们不但参与的积极性有了,质量和数量上也有了保证。对学生速度、力量、柔韧性练习等,我则借助“结网捕鱼”“小组挑战赛”“曲线接力跑”“蜈蚣翻身”等一系列学生喜欢的游戏项目进行,每每练习学生都乐此不疲。

  古希腊谚语“孩子天生就爱玩”。的确如此,在游戏的课堂中,同学们的抵触和对抗情绪没有了,学生的请假现象消失了,集体意识增强了,同学们都是笑声不断、满脸的灿烂和阳光。

  众所周知,多数的体育项目都是群体性的项目,需要几人或多人的配合进行,所以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就应该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让同学们从小形成乐于与人合作、交流、互帮、互让的优良品质。

  鉴于此,我在课堂中实施了“小组教学”机制,做法很简单:把全班的同学按体质、性别、情趣、住址等遵照自愿的原则划分成4—6人的单元组,各组自主产生组长,负责小组的管理和各种活动。为提升学生对小组教学这种形式的认同,我除了在思想上对学生教育引领、对小组长进行专题培训外,还制定了详细的小组管理考评机制,如每月对各小组的课堂学习态度、纪律表现、测试成绩等进行汇总,获得优秀小组的同学除了给他们颁发奖状证书表彰鼓励外,还享有参与体育课管理的权力,如担任体育委员、选择喜爱的游戏等。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我改变以往的备课方式,采取“示范讲解、组内练习、小组展示、异组评价”为特征的板块式教学,让小组成为教学的主体,突出以小组为单位的教学活动。如学习《接力跑》一节,首先我示范讲解完动作要领后,然后要求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最后进行课堂展示、评比活动。任务一出,各小组长便拿了接力棒,带领小组同学到自己的区域练习起来,对动作不到位的同学他们会围在一起手把手的帮助纠正,有的同学在练习中不慎掉了棒,旁边的同学会迅速帮着捡起,整个练习过程没有抱怨,没有批评,有的只是同学们的加油声和专注投入的神情……这样的课堂虽然不再整齐划一,但却行动迅速,学习高效;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队列看似参差不齐,但个个精神抖擞;学生的练习似乎杂乱,实则秩序井然;学生们累的满头大汗,却依旧兴趣盎然……

  没想到的是,一段时间以后,我们的小组机制竟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校内延伸到校外。星期天、节假日同学们也会以小组的形式走到一起读书学习,当完成了学科作业,便拿出跳绳、球拍,抱起足球、篮球,欢呼着冲向社区的运动场地……

  一个简单的小组,让课堂变得“大”起来,不但培养了同学们“集体意识”,更让他们切身体验到了友谊的力量,认识到了“合作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的地方,更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展现教师智慧的舞台。在我的坚持中,连续几届毕业班,在短短一个学期的时间内,学生的身体素质都会得到迅速提升,参照中考的项目标准,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满分率,远远超出学校制定的中考目标。

  真的,优质的课堂与科目无关。面对中考,只要我们的课堂让学生有了期待和全身心的投入,一切的目标和愿望都会很轻松的实现。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8056.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