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老乡亲们,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是什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日前,一场特别的流动道德讲堂活动在大邑县王泗镇庙湾村举行,这是一场由草根群众当主角的群众微宣讲活动,用小故事说明大道理,用身边事说明大政策。
道德讲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每周都会以多种形式在成都各区(市)县、社区乡村开展,为了让道德讲堂更接地气,更受基层群众的欢迎,我市创新开展道德讲堂。近日,记者来到大邑县进行了一番探访。
近日,200多名群众早早地来到了大邑县王泗镇庙湾村,一场流动道德讲堂活动将在这里举行,这次活动和以前的很是不同,主角都是草根群众,他们不讲理论,只讲身边的事情。下午2点,活动正式开始了,村文艺队为观众带来了自己编排的舞蹈《好日子》,一下就把现场观众的情绪调动了起来。紧接着,王泗镇故事员陈永贵为观众们带来了自己新编撰的故事《违法的代价》,一对年轻的小夫妻为了超生,就自作聪明地假离婚,想用这种方式蒙混过关,结果自食其果。陈永贵一口地道的方言,在场的群众都听得竖起了耳朵,生怕听漏了一个字,他没有说大道理,也没有空喊口号,用这样一个身边故事告诉大家要遵纪守法,按照法律的规定办事。“这样的形式很好,小故事就说明了大道理,也起到了警示的作用。”在场的一位群众说。
随后,两位大嫂表演的《两姑嫂解梦》将现场气氛推到了高潮,“今天大嫂做了一个梦,小姑子帮忙来解梦……”两位大嫂通过问答的形式,用方言讲起了近年来的一系列变化,并充满期待地描绘起未来的美好生活。“解出的‘中国梦’都是我们生活中看得到的变化,大家都能感同身受。”故事作者刘元贵说。
“父老乡亲们,请问十八届四中全会的核心精神是啥子?”活动间隙,互动趣味问答也来凑起热闹。主持人一发问,现场不少群众立即举起手抢答起来。随着节目的进行,陆续又有不少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喝彩声、笑声、掌声越来越响亮。“这种‘讲、答、演、唱’互动的宣讲方式不枯燥,我们都听得懂。”村民李桂祥笑着拍起了巴巴掌。
据大邑县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让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更好地融入中心工作,2015年将以流动道德讲堂为载体,结合“法律七进”活动和“百姓故事会暨歌舞大邑·运动大邑”系列活动,创新形式,采取分众化、对象化、面对面的方式,深入到村(社区)、学校和企业等基层单位开展各种主题微宣讲活动,让普通群众用小故事说明大道理、用身边事说明大政策。
“谢谢叔叔阿姨,我以后一定要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日前,16岁的未成年人小松(化名)在大邑县检察院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大邑县道德讲堂“爱心关爱基地”接受了心理医生的辅导后动情地说。记者了解到,2014年以来,大邑县文明办联合县检察院等政法机关为防范未成年人治安刑事案件,以法制宣传为切入点,通过送法进校园、道德讲堂等形式,帮助未成年人成长。
“如果你在住家附近发现可疑人员时,先不要急着回家,要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走开或者去邻居家寻求帮助。”新学期伊始,县检察院民警来到城西学校,为该校200余名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课。活动中,工作人员通过活泼、生动的语言向未成年人讲解如何预防、远离犯罪。大邑县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以来,在全县各中小学校和大专院校开展法制讲座15次,受教育学生2000余人次。“2015年,我们还将继续开展法制宣传进校园活动,让更多的未成年人懂法、学法、用法。”
去年9月,一场模拟涉嫌未成年人故意伤害案在晋原镇初级中学道德讲堂“开庭审理”。从法庭调查到法庭辩论,直至最后审判长当庭宣判……所有程序都是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整个庭审现场庄严肃静,秩序井然,同学们听得仔细认真。庭审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是第一次零距离接触到庭审现场,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法律的权威、神圣,除了新鲜感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知法、懂法、畏法、守法的内涵。
“我们建立帮教基地,就是希望与社会力量齐心协力,为迷途少年指引正确的人生方向。”大邑县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积极引入社会化力量进行帮教,成立爱心关爱基地,让企业和志愿者参与帮教。对误入歧途的未成年人,依托爱心关爱基地对其进行关护帮教。企业根据其平时表现,还可为其提供工作岗位。同时还专门聘请了专业心理医生志愿者对涉罪未成年人开展心理评估和心理辅导。此外,公、检、法等机关在查办未成年人案件中,认真分析犯罪诱因,探索符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办案模式,通过庭前感化教育、庭审惩教结合、庭后回访帮教和社会资源管理渠道等形式,帮助孩子们成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