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七里河体育场的青春记忆

2018-02-14 13:48:54  阅读 107 次 评论 0 条

  始建于1957年、历经60年风雨的七里河体育场,将于10月1日正式拆除,并在其原址上重建一座能满足国家级大型赛事要求的现代化体育场。

  七里河体育场拆除重建,这无疑是一大喜讯,2020年新体育场竣工后,将大大提升兰州的体育场馆层次和水平。

  然而,总有一些人觉得依依不舍。可以说,七里河体育场存在的60年,见证了甘肃体育尤其是田径和足球两个项目的高潮和低谷,几代体育人的青春在这里度过,七里河体育场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洒落了他们的汗水。

  1974年,全国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在七里河体育场举办,不少知名运动员来到这里。当时,七里河体育场座无虚席,观看来自全国的高手们在这里表演,身着鲜红背心的北京队用他们出色的表演征服了现场观众,至今很多老田径迷还对那届赛事津津乐道。

  甘肃天马足球队当年征战甲B联赛时,加斯科因曾经引爆了中国足坛,他的到来让七里河体育场成了全国乃至世界的焦点,也给无数球迷留下了一生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

  兰州晨报从即日起,面向所有读者征集与七里河体育场有关的故事和图片,故事的主题为“我与七里河体育场的青春记忆”。无论您是曾经的体育人还是普通体育爱好者,只要与体育场有关的青春记忆真实感人、积极向上,都可以与兰州晨报新闻热线联系。同时,照片要求能够准确反映当时体育场的风貌以及故事主人公当时的状态。

  征稿期间,您的故事除在兰州晨报上刊发外,还将在兰州晨报全媒体刊登,兰州晨报掌上兰州、大陇网均进行报道。现在,就拿起电线新闻热线,或者拿起手中的笔、打开面前的手机,讲述您与七里河体育场的不了情缘,讲述那些年在七里河体育场挥洒汗水,激情飞扬的青春记忆吧。兰州晨报期待与您相遇。

  1.原创作品:文章体裁随笔、散文、纪实均可。与“七里河体育场”相关,是本人亲历、亲见、亲闻的实录,讲述真实故事,抒发线.口述:把您与七里河体育场故事讲述给本报记者,让您珍贵的青春记忆转化成文字,长久留存。

  1.来稿可直接发送至邮箱,(请注明姓名、电线.稿件和照片可送至兰州晨报呼叫中心(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白银路123号甘肃日报报业大厦14楼呼叫中心)

  “那个时代的甘肃田径队,不像今天只有中长跑和竞走,可以说是跑、跳、投甚至全能项目都有人,而且各个项目上都不乏在全国排得上号的人物。”樊新文讲述道,“我们田径队出操和训练时,人数是非常壮观的。”樊新文就这样一直往返于七里河体育场和北京工人体育场,一直到1980年,他的身份变成了国家队的助理教练兼队员。

  退役后的樊新文先是去了上海体院深造,1987年毕业后,又先后在省体工一大队担任办公室主任、训练科长等职务,后来又和我省功勋教头赵玉林搭档,担任田径队的领队兼短跑队教练。直至1997年省体进行项目改制,取消了田径队的短跑等项目,只保留了中长跑和竞走,樊新文被安排筹备成立甘肃省自行车运动管理中心,并担任我省自行车坛传奇人物高万有的副手,这才算是短暂离开了七里河体育场。而恰好就是那一年,七里河体育场铺设崭新的塑胶跑道,可谓是旧貌换新颜。

  “可以说,我这辈子就没有离开过七里河体育场,听到要拆的消息吧,心里确实舍不得,我这几天就围着体育场转圈,拍了很多照片,我的很多在外地的队友啊朋友啊,都打电话发微信,说要回来看看,大家都觉得舍不得,毕竟这里见证了我们一代人的付出和汗水。”樊新文说,“但是,我仍然希望兰州能有一座像样的体育场,因为缺少大型的专业体育场制约了我省体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不仅不能举办全国大型的田径、足球赛事,甚至不能举办演唱会。

  樊新文,出生于1956年,1972年16岁时因为在省运会上表现出众被省田径队正式接纳,成为短跑队的一员。1974年因进步神速被国家队征召,主项为4×100米接力,其队友包括当时国内飞人袁国强。此后,樊新文代表甘肃参加了第三、四、五届全运会,最好成绩为100米银牌,并代表中国参加了泰国亚运会,其中4×100米接力获得铜牌,个人参加的400米获得第四。作为当时国内跑得最快的人之一,他和袁国强并称为“南袁北樊”。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8189.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