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二中动人故事:丹心育人织锦绣

2018-02-14 18:25:54  阅读 96 次 评论 0 条

  春秋变换三十载,从任课教师、班主任到教研组长,虽然身份一直在变,但敬业乐群的教育情怀始终未变;寒来暑往十余年,从科室主任到副校长,虽然职务一直在变,但积极进取的工作作风始终未变。

  无论在哪个岗位,无论担任何种职务,衡水二中副校长王锦旭始终全身心地扑在教育上,忘我地耕耘,以蜡烛的精神、春蚕的行为、人梯的态度,去燃烧、去吐丝、去架桥。

  《让青春之歌在二中校园激情唱响》《倾听孩子们成长的心声》《心动,那一丛太阳花》在王锦旭校长的办公桌上,摆放着许多由她执笔的文章,一篇一篇,记录的都是她与孩子们之间的感人故事。细细读来,字里行间,都流淌着她所付出的时间和心血。

  早晨5时20分至晚上10时,是王锦旭校长雷打不动的在校时间。对于她来说,查看学生早操、检查学生早读是一天的开始,而一天的结束,则是巡视学生晚自习和晚休秩序。就这样,日复一日,岁月悄悄流逝,而她,将陪伴刻成了永恒。在高考冲刺期间,放心不下学生的她,更是直接将学校当成了家,一时一刻都不离开。哪个学生压力过大,哪个学生情绪不对,她总能及时察觉,然后放下一切,专心去陪护、开导。

  一句句殷切的嘱托、一声声真诚的鼓励、一个个温暖的拥抱,成了学生最难忘怀的记忆。而她,则成了学生们心目中无可替代的“妈妈”。

  “到二中工作以来,我最感谢的人就是她,在她身上总能感受到积极向上的力量”“教学中遭遇挫折、生活上碰到困难,她总能给我们家人般的支持和温暖”提起王锦旭校长,衡水二中的教师们无不点头称赞。

  身为主管教学的业务校长,她带领大家围绕“打造高效课堂”的课改目标,以“同课异构”学科大公开课、大教研活动为切入点,引导教师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营造了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不仅如此,还高度重视青年教师培训,总是认真安排、精心部署;同时,大力推进“青蓝工程”,促使大批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崭露头角。

  不仅在工作上成就引领,在生活上,她对教师们也是处处关心组织青年联谊会,为年轻教师搭桥寻觅伴侣;教工因病住院,她主动去探望、安慰;谁家有困难,她都会伸出援手,帮前帮后

  她以丰盈的智慧和豁达的心胸,带给大家春风般的感受,成为教师们心中当之无愧的良师挚友。

  王锦旭与衡水二中的缘分,始于2006年。当时,她以副校长的身份来到二中,可摆在她面前的,却不是如今这所享誉全国的优质高中,而是一所“学生不愿来、老师留不住、教学质量低”的全市拖尾校。

  面对困境,她虽烦恼,却不曾想过放弃,而是与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一起,带领二中团队苦练内功、爬坡迈坎,最终,创造了学校“低进高出”的奇迹。

  对于她来说,这些年来,学校比家更像家。“朝五晚十”的工作时间,“7+0”的工作常态,她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二中校园。甚至连寒暑假,她都是在工作中度过。既没有时间带女儿去旅游,也没有时间照顾生病的父母,她愧疚,可并不后悔,她说:“只有在学校我才觉得踏实,只有把工作做好,才感觉对得起领导和师生的信任。”

  她的默默奉献,二中的师生们无不看在眼里。学校教学中心的陈雪冰老师说:“面对工作,王校长真正做到了以校为家、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正是凭着这种全身心投入工作的精神,王锦旭助力衡水二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师生们真心的钦佩与爱戴。

  怀一片丹心育人,织一方校园锦绣。躬耕教育数十年,王锦旭身上没有璀璨的光环,也没有绚烂的荣誉,她只是沉默无言,将自己的所有全都奉献给了衡水二中,奉献给了二中来来往往的孩子。她说,这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德育报》记者刘洁通讯员耿辉(转载于2018 年1 月19 日《德育报》)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衡水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本网刊登的服务信息、联系电话等,均为公益性质,请您在参考使用时须谨慎,如有问题请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并通知本网删除此信息。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8207.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