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励志模范的奋发历程才华在鞭策中绽放着光芒

2018-02-15 12:01:18  阅读 120 次 评论 0 条

  人生励志的方式有很多种,有的人是以榜样为引导,有人是以平生理想为动力,还有一种就是因为受辱或受到构陷身负国仇或家恨而奋发有为,第三种的励志过程最为传奇,也往往成为人们所传诵的佳话。

  要说到最为励志的因受辱而奋发图强的例子非勾践灭吴莫属了。勾践作为越国的国君在兵败国破的时候本想着要率领残军与吴国做殊死拼杀,做好了以身殉国的准备,但是文种和范蠡告诉勾践有一种复仇的方式叫做忍辱负重,最终勾践接受了他们两个人的建议,越国臣服吴国,自己和妻子作为仆人侍奉吴王夫差,大仇得报的夫差没有听取伍子胥彻底灭越的建议,接受了勾践的投降,勾践和妻子侍奉了夫差三年,期间忍受了来自吴国无尽的羞辱,最后吴王夫差彻底相信勾践是真心的臣服于自己了,于是将勾践放归越国,勾践回到越国开始了卧薪尝胆的奋发图强,勾践做为国君睡的是草窝,每天都要尝尝苦胆,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自己受到的屈辱,在文种和范蠡的帮助下越国实力迅速恢复,但是吴国却是忽略了越国的威胁,一心图霸中原,其实吴国的国力在勾践君臣的运作下日渐下降,当夫差北上会盟诸侯的时候勾践率兵突袭吴国,攻破吴国国都,夫差才恍然大悟,但是吴越的实力已经发生逆战,在后来的笠泽之战中越国三败吴军,迫使吴王夫差自杀,最终越国灭吴。

  宋代陈著曾经写有诗句“无聊勾践能兴越,垂死范雎终相秦”,和勾践一样,范睢也是在受尽屈辱后奋发作为的人物,具体详见上篇文章《战国时期草根励志的典范--范叔儿的恩怨情仇》,这里需要说的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将范叔描述成小人的形象是有失公允的,范叔出身草根,是个知恩图报有情有义的真人,要知道魏齐和须贾给范叔的伤害是终身难以修复的,即便如此须贾稍稍对范叔动了动恻隐之心,范叔就原谅了他,可见他并不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

  要说受辱复仇最为传奇的我想非梅宗主莫属了,本来是护国安邦的将才良臣,却被诬陷谋反,本来在梅岭大败敌军,却反过来被另外一支自己国家的军队剿灭,一片报国之心却成了叛臣贼子,显赫一时的家族被诛灭,从此背上了乱臣的骂名。梅宗主身上背负着恩怨情仇,开始了自己的复仇之路,梅长苏如果不发生梅岭之变的话估计他会成为一位优秀的军事将领,但他后来的成就远远要高于这些,他一手创建天下第一大帮,成为江湖领袖,重返帝都金陵,将毫无希望登上帝位的靖王一路扶持,最终继承大统,将一批优秀的国家栋梁才俊推荐到国家的重要部位,实现了国家的中兴,这些都是他的成就。当然他最后也逼迫强势的皇帝承认错误,下诏为自己的家族平反,算是彻底的洗刷了自己和家族身上的污名。

  三个人的故事也给我们很多思考,那就是对待别人厚道点是没错的,千万不要把别人往绝路上逼,尤其是有才华的人。三位的励志故事其实也是三个复仇的故事,勾践是君王的复仇,君王的复仇比较彻底,那就是灭国;梅宗主是勋贵的复仇,比较有艺术性,梅宗主运用的是法律的手段,宁国候和夏首尊下狱都是触犯了当时的法律,梅宗主只是让皇帝彻底的执行了法律而已,不过梅宗主逼迫皇帝认错还是运用了逼宫的方式,效果还行;范叔是平民的复仇,这种方式比较解恨,明明白白的告诉对方我是来报仇的(不像梅宗主都不敢用自己的真实姓名),逼得仇人四处逃窜无处容身,不得不绝望的自杀。

  三位励志模范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人在逆境中会爆发出超乎寻常的潜力,从某种程度上说人是被逼出来的这句话很有道理,其实可以将三位励志模范进行分类,勾践是君王的图强,梅宗主是家族的复兴,范叔则是平民的崛起,他们三个代表了三个不同的阶层,当然三位能够励志成功是因为他们都怀有大才,勾践有文种和范蠡的帮助,即使才华一般照样能够成功,范叔提出了远交近攻的大策,这一策略最终帮助秦国一统天下,而梅宗主是琅琊榜首,其才智天下第一是公认的,所以说人有志向很重要,但是有才华才是最重要的,当然还需要恒心和恒力,而鞭策往往是关键因素,有时才华在鞭策中才能释放出耀眼的光芒。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8356.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