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十七个记者节来临之际,我忽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在记者这个行业上又向前迈了一步。这是我的第二个记者节。新闻工作是严肃的、紧张的、也是危险的,更是为社会传递正能量的。回想起这两年的经历,有太多的故事在心底涌现。我想,如果没有这些经历,我的人生一定会很平淡吧。
还记得今年8月份曾报道一个女大学生创业的个案,采访中我深感她是一个十分有责任心的人,相对部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整天虚度光阴的大学生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的榜样,更是对自我的一种反思。同时我也希望通过她的创业经历来反映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向上的精神,证明90后是青春活力的一代,是可以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代。
同是今年8月,我通过采访认识到一群化州王家拳武术馆的少年运动员,他们在全国传统武术精英大赛上为广东武术界赢得荣誉,同时也为茂名争光。在采访过程中,我了解到他们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让我重新对留守儿童有了全新的认识。这群留守儿童对生活的态度积极向上,从不自怨自艾,勇敢面对生活,不仅在生活上照顾自己,更在习武的道路上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赢得如今的成绩。我深感传递社会正能量正需要此类典型,于是我为他们写下了3000字的新闻稿件。
记者这个职业真好。感谢它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学习了许多专业知识,更感谢它让我的成长道路更加充满正能量。
有一次,我跟随市城乡清洁工程明查暗访组到信宜检查城乡清洁工作。途经一个村子,看到村里环境整洁,路上竟然不见一堆生活垃圾。听村民们说,镇里要求大家把垃圾集中丢弃到指定的垃圾池,大家也逐渐养成了习惯,每天出门都会自觉把自家垃圾运到一公里以外的垃圾池。明查暗访组的同志觉得这个村乃至这个镇的卫生工作都做得比较好,便联系了镇政府的领导,请他们介绍一下做法。随后,镇里一位副书记前来和我们见了面。当时,电视台的同行就在一条小溪边采访该副书记。 小溪里沉浮着一些败草枯叶,这位副书记看到摄像机对着小溪,便老觉得不好意思。明查暗访组的同志只好跟他说,小溪里的树叶之类的算是天然垃圾,不会对这里的环境“形象”造成减分的。他听了之后如释重负似的,然后才专心接受记者采访。
这点小细节在我看来,是颇有意思的。这说明什么呢,说明这位副书记对媒体的监督是持敬畏态度的。一个部门,一个领导,敬畏媒体的监督绝非坏事,相反,会促使他们更加注意自己的形象,更加认真履行职责。但“敬畏”不是“提防”,如果只是一味地提防和应付媒体记者,那就适得其反了。
我与新闻工作结缘始于20年前。时至今日,我犹记得1995年那个秋天,自己踏进校对室大门时一脸惶恐的模样。那时,我领着微薄的薪水,每天重复着在文字里找差错的乏味工作,对前途颇感迷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发觉:校对室其实是一个学习的好地方。在这里,我可以拜读到记者的第一手稿件;在这里,我可以接触到稿件经编辑修改后最原始的样本。而这些,正是我学习的最好素材。自此以后,我多留了一个心眼,不再因为校对而校对。在校对的过程中,我认真琢磨记者写稿的方法,虚心向值班编辑讨教改稿排版的门道,闲暇之余也爬爬格子,偶有“豆腐块”见诸报端。若干年后,当我回首往事,依然很庆幸有这么一段难忘的学习经历,为我后来从事记者、编辑工作打下了扎实的文字基础。
我在校对室一干就是三年。这期间,校对室那些可亲可爱的大姐们给予了我许多无私的帮助。有个叫朱姨的老大姐,至今让我心存感激。朱姨是报社公认的校对好手,找起文章的差错来是“快、准、狠”。朱姨不仅教给我校对的许多技巧,让我练就捕捉差错的灵敏嗅觉,于后来的编辑工作大有裨益;而且教给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从她的身上,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心,而她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也一直是我成长路上的行动指南。
1998年10月,我离开校对室,有幸成为一名记者。从校对到记者,再到现在担任编辑,一路走来,兢兢业业,不曾懈怠。我感恩三年校对经历赐予我成长的动力,感恩在这三年里给过我无私帮助的人们。因为感恩,所以倍加珍惜成长的来之不易;因为感恩,所以心存敬畏,时刻不忘提醒自己:对工作多一点责任心,少一点心浮气躁!
从业以来,今年是我的第八个记者节。这些年来,采访过不少事件、活动。在我看来,新闻不分大小,重要的是有它的“闪光点”。
今年6月,市民陈小姐致电本报,希望为拾金不昧的好人市区一面店的老板娘陈瑞点赞。听起来不算什么新闻,没什么值得采访的。经过交谈,我了解到,两个多月前,陈小姐不见了钱包,怎么也想不起掉哪里。但是捡到钱包的陈瑞非常上心,每天盯住过往路人,希望早日找到失主。当陈瑞再次见到陈小姐路过她店铺时,她急忙放下手中的活,拿出钱包递给陈小姐。看着“消失”了那么久的钱包,且分文未少,陈小姐很惊讶。然而谢字还未说出口,陈瑞又转身忙活去了次日,我一大早便跟着陈小姐来到了面店。为了表示感谢,陈小姐特意定制了锦旗送给陈瑞,但被陈瑞拒绝了。陈瑞说,这只是在情理之中的小事情,是应该做的。
一个小本经营的小店主,却体现出茂名人古道热肠、诚信经营的朴素情怀,让人感受到茂名人的诚信大爱,这就是“闪光点”,这就是正能量。其实,茂名是一个大爱之城,正能量无处不在。我希望,通过多发现、多宣传报道身边的好人好事,汇聚点滴真情,为社会传递更多正能量。
今年七月初的一天,信宜通讯员发给我几张照片,内容是信宜一河两岸教育城附近的东堤,新建的花岗岩石栏杆上刻有名人名言,如:“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苏轼”,“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等等。
乍一看,石栏杆稳重、得体,其上所雕刻的图形及文字美观、大方,二者配合得浑然一体,古色古香之间充满了诗情画意。而细读文字,尽皆名人名言,励志而增智。人们凭栏观赏一河两岸美景,细细品味石栏杆上的名人名言,确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不禁身心尽悦。
这是一个很好的新闻亮点,我决定亲自前往当地察看一番,以便好好加以报道。几天之后,我借着到信宜采访另一件新闻的机会,顺便绕到一河两岸东堤,欲观看名人名言石栏杆。可在教育城附近一带堤岸处,寻来觅去却怎么也见不到其踪迹,有的只是新建的刻有花草树木之类图案的石栏杆。附近正在铺设人行道地板砖的施工人员告知我,近段时间,堤岸翻新改造,这一带的旧栏杆被换上了新的石栏杆,是刻上了名人名言的。但前两天,不知为何名人名言石栏杆又统一换上了花草树木图形的石栏杆。
闻言,我颇觉遗憾。花草树木常见,名人名言难得。信宜教育城,堪称该市教育圣地,书香气息浓厚。周边若能配以励志名人名言,则有如锦上添花,岂不更好?
这个初冬的晚上,望着几年来自己写的厚厚的一大叠《老茂名》,想起自己17年的记者生涯,我的灵魂始终没有迷失。特别是近几年,更多的时候,我是在被遗忘的历史中奔跑,茂名的山山水水记录了我的酸甜苦辣,见证了我的无数感动。
记得2012年6月,我们部主任给我一些历史资料,说:“整理整理”我细细翻阅后,这些关于茂名本土的历史资料,有些是人们比较熟悉的,而更多的是本土群众所不了解的。于是我萌发一个念头:亲临其境,在被人遗忘的历史中寻觅“珍珠”。我决定去寻找历史的幸存者或其后裔,从如今的时间及环境开始,回到从前。经领导支持和策划,《老茂名》专栏诞生。
开始我是从主任所给的资料中寻找线索的,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手头的资料已采写完毕。但是《老茂名》已引起群众的极大关注,读者不愿其“老去”。从此,我想方设法去翻寻历史的蛛丝马迹,哪怕只觅到一丁点的线索,也要去实地挖掘一番。就这样的寻寻觅觅,虽然很艰难,但坚持了下来。
一路走来,我始终和历史的人物同甘共苦,喜他们所喜,哭他们所哭。特别是采写烈士的事迹时,常常是稿未完,泪已盈眶。
采写的过程,也是启迪自己的过程。想到我们茂名有这么多的杰出人物和文化遗产,我为之骄傲;想到烈士用生命换来今天的和平和幸福,我深感怎能让“一杯黄土掩风流”?让后人知道他们,了解他们,这是我们的责任,而采写过程的艰难实在是不屑一提。
2014年,《老茂名》专栏获得广东省好新闻奖。回眸做过的工作,我们更需要看轻荣誉,从容迈步。记者 车杰蓉
去年记者节的时候,我正在陕西省采访。当时作为“包茂高速全线行”采访组的一员,我和同事们刚刚结束了对高力士墓的采访。采访前,我想不到这个采访会这么曲折。我更想不到稿件见报半年后,我还会因为一个字,吓出一身冷汗。
由于没有人带路,我们去高力士墓采访时要靠导航仪“带路”。可是导航仪将我们带到一座荒山后,我们却看不见高力士墓到底在哪里。后来反复问路,我们才找到高力士的安息之地山西村。山西村村口有一座牌坊,牌坊正面的对联为“田园拥闾舍古韵淳风千年名邑非三晋”“金粟拱帝阙盛世遗踪一代良臣侍吾村”。由于各种“戏说”的故事,不少人误以为高力士是奸臣,我认为“一代良臣”这几个字是新闻点,所以后来写稿时就将这几个字写进了稿件的小标题里。
找到高力士墓后,因为找不到钥匙进墓园内,又产生了很多波折,甚至我们中午只能吃饼干充饥,幸好最后顺利完成了采访任务。
可是今年夏天,早已回到茂名的我在办公室上网查找资料,无意中看到陕西一家媒体将高力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贤宦”。众所周知,高力士是一名宦官,臣宦两个字较为相似,我是不是采访太匆忙,将“宦”字看成了“臣”字?我感觉后背一阵发凉。
稿件已经见报半年,弄清楚自己是不是写错了?还是不管它了?记者的职责告诉我,一定要弄清楚。于是我连忙查看当时所拍的照片,看到照片显示对联的字清清楚楚为“一代良臣”时,我的心才放下来。虽然自己没有错,但这件事也警醒我,作为记者采访时一定要认真再认真,有些错误编辑是无法发现的,如果记者错了,那就无法挽回。记者 何康源
今年5月,河南某报一名年仅40岁的编辑因病去世,他生前曾说过的几句话:每天能早点休息就早点休息,不要太透支身体;我的病和常熬夜,生活没规律有很大关系。
我看后深有感触,再回想起那个月还有多名各地的年轻编辑病逝,就把这段话转发到编辑部微信群,引起了大家共鸣。没想到的是,就在那天晚上我就因病紧急住院,当晚医生就采取了各种措施:24小时监护心跳血压、插上胃管身上都是线啊管啊的,把家人吓得不轻。足足住院2个星期,出院时体重减了7、8公斤,出院后还吃了半年药,指标才算正常。
出院后,家人也常常劝我晚上下班回到家尽早休息,不要熬夜。家人的劝说是出于身体的考虑,但是有时并不是我不想早点睡,而是无法入睡。编辑工作并不是像外人所想那样,只是坐坐办公室,改改错字,轻轻松松就一个晚上,而是精神高度紧张,怕遗漏重大新闻,怕出错;当深夜下班,路上已经没有行人,往往只有一轮明月陪伴自己。即使下班回到家,大脑还是在不停运转,回想今天所做的版面是否还有什么错漏,同时也担心会不会突然来电话,通知有突发事件,需要回去换稿或者撤版重做要知道这样的事时有发生。如果是遇上重要会议期间,那么整晚都不会睡得安稳。同事都戏称早上的电话都是“夺命铃声”,只要一响,整个人就几乎跳起来,深怕是打电话来说“你昨晚出错了”。
有人笑我都干了十几年编辑,怎么还有那么大压力,还怕出错。其实就是干得越久越怕出错, 不让错误在自己手中流出,应该是每个编辑的责任和追求。
虽然编辑这份职业给我的身体和生活造成一些影响,但17年的编辑生涯也带给我很多收获,一个触动人心的标题、一个读者喜欢的版面、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报道,每一次出版别人一句“一看这个版面就知道是你做的”这些都带给了我很大的满足感。当每次完成一个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策划,避免一个可能造成社会负面影响的重大差错都让我更能体会到“责任编辑”这四个字的分量。
或许正是这种满足感和责任感,这种强大的动力,让我们所有编辑仍在坚持着,坚持着熬过一个个无眠的夜晚。编辑 刘浩
我当记者将近20年了,虽然没有取得什么令人侧目的荣誉,但当记者这行苦乐相随的感受很深切。
今年5月20日,信宜遭遇特大暴雨袭击,山城很快变成泽国,部分地方水深甚至达2米。此时,一个20多岁的后生仔,牵一条绳子,勇敢地站在大街汹涌而来的洪水之中,护送一批批市民安全渡过危险地,在雨中坚守超过3小时。
这令人心头一暖的一幕,被本人发现并报道出去之后,“牵绳哥”很快刷爆朋友圈,在茂名引起很大反响。在本报等单位协助下,新华社记者毛一竹等跟进此事深入采访,发了人物特写,引起全国媒体关注,信宜“牵绳哥”随即红遍大江南北。未久,“牵绳哥”还被推荐为“感动2016全国草根英雄”季选候选人。
当日采访之苦,现在回忆起来仍心中发怵:我们记者一行3人从茂名中心城区冒雨来到信宜城郊,此时洪水早已封路,守路口的警察也劝我们不要入街,说很危险。但不到现场怎能了解真实情况呢?
我们艰难地进入大街,所到之处一片汪洋,水深近米,水流汹涌。我和另一摄影记者涉水前行,尽量保护手机、纸、笔等必须物品不被风雨打湿,其他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冒雨在漂着油污和杂物的水中前行至林业街处,我猛一抬头,发现了上文所述的“牵绳哥”。我心头一震,这一幕太感人了!
返茂时,天已黑暗,采访车门一边玻璃偏偏坏了关不上,也找不到人修理,一行三人又冒着不断往车里灌的风雨回到茂名。换了衣服、还得马上赶稿其中之苦,没经历过真难体会。
寻找线索之苦,现场采访之苦,写稿之苦十几年就这么克服着过来了。
但记者这一行乐事也颇多。当“牵绳哥”不顾危险,见义勇为,助人脱险的英雄壮举,被报道出来后,群众好评如潮,此一乐。当“牵绳哥”被推荐参加全国“草根英雄”候选人,茂名正能量有机会向全国传播之后,此二乐。看到受助的人,在“牵绳哥”无私的帮助下脱离危险,此三乐。
苦乐相随。因你的苦,成就了别人的乐,从而获得应有的尊重,你会觉得一切都是应该的,都是值得的。这,就是当记者的魅力所在吧。
“妹子,你的车也停在这里被罚了吗?”那天,我跟着交警到龙岭小区路口查违停,一位大叔笑着问我。
这位大叔是一位等客车司机,他刚刚因为车子违停被交警罚了两百块。就在我想继续跟他聊天时,同事扛着相机走来我身边问,今天查什么的,罚了多少啊瞬间,大叔的眼神变了,周围人的眼神也变了,无论我再问什么,他们始终一言不发,只是用一种漠然的眼神看着我。
几天前,有市民报料说龙岭小区路口有很多等客车违停堵塞交通,我领了采访任务后就去那周边调查。我以路人、乘客的身份和等客车司机们攀谈,他们乐意交流,聊自己日常的开车生活,聊怎样利用约车软件揽客,甚至像朋友一样关心你有没有吃早餐。所以当文章见报,跟交警去查违停时,我觉得自己像“无间道”,所以当他们得知我是记者,用一种像是被背叛的眼神看着我时,我心里非常难过,难过并不是因为揭露了他们违规事实,而是难过自己不能做更多的事情去帮助他们。
两百块钱对于他们不是小数目,或许奔波几天都赚不到两百块,我想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他们的眼神。就在回来的路上,报料的市民给我打电话,他注意到交警前来整治,感到非常开心,因为路口变得通畅,大家都不用担心塞车了。也就在那时,我终于明白,我不会停止报道事实,揭露违规现象并不是要成为一些人的对立面,而是希望引起社会的关注和讨论,寻找解决办法,推动社会进步,形成良好和谐的社会秩序,最终一定能帮助他们安居乐业。
新春期间,茂名日报开辟了“新春走基层”栏目,记者和编辑放弃新春亲人团聚的时间,深入农村基层一线采写了许多有分量有见地的新闻报道。
镇隆六双村举办“特色文化花灯街”,让各地游客有充足的时间前来观赏奇趣的花灯,细细品味该村花灯文化的独特魅力。
“满山都是游客,上山公路车流长达三四公里。从未见过,从未见过!”前日(年初六),信宜市合水中坳风电场观光游再现火爆场景。
大年初四当天,信宜市池洞镇西村曾氏宗亲欢聚一堂,向老人拜年并送上慰问金;还向2016年考上大学的优秀学子颁发奖学金,以此祝愿老年人健康长寿,年青学子励志成才,将来贡献和服务社会。
据市客运中心站一负责人介绍,昨日上午,返程旅客越来越多,至中午,候车室已爆棚,该站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全员加班值勤,调集运力,做好一切必备措施,应对春运以来首个大高峰。至下午4时,...
昨日,春节假期接近尾声,大批旅客在茂名客运中心站候车大厅排队检票上车,车站迎来返程客流高峰。
茂名网讯 桃花朵朵开,新春行大运!金鸡开年时,市民们纷纷驱车扶老携幼,前往位于高州长坡旧城的万花秀桃花节,处处欢声笑语,沉醉在于一片花海之中。
新春期间,许多市民扶老携幼驱车前往位于高州长坡旧城的万花秀桃花节,沉醉在一片花海之中。
茂名海事提醒:春节期间,茂名水上辖区乘船客流集中增加,乘船出行需要关注天气变化情况,做足安全防范措施,如乘坐船舶遇到水上交通安全应急险情,请及时拨打海(水)上搜救电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