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被误解的五句孔子名言看完感觉被骗的好苦你理解对了吗?

2018-02-25 02:07:15  阅读 99 次 评论 0 条

  从古至今,人们都喜欢用一些名人名言做为自己的座右铭,以达到激励惊醒的作用。但是由于古文的简洁,加上在长久的历史传播中,很多句子被断章取义,最后以讹传讹,导致很多名言已经被严重曲解,与当初的本义发生了严重的偏差。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影响了华夏几千年,《论语》中的许多句子至今仍广为流传。但是我们熟知的孔子名言,很多本义并不是我们所想的那样。下面就让我们看下被人误解最多的孔子名言有哪些吧!

  之所以很多人认为儒家学说磨灭了中国人的血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这句话的误解。其实孔子是极力反对打完左脸把右脸也伸过去的感化做法。

  这句话的原文是: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子的一个弟子被人打了,向老师请教,说:“以德报怨,怎么样呢?”孔子回答说:“你以德报怨,那用什么来报德呢?别人打了你,你应该不卑不亢,以正直客观的态度来解决对待,别人以德待你的时候,你就应该以德去回报。”

  在受到一些伤害后,经常会听到有人发出这样的感叹。但这句话并不是说女性和小人比较阴险,孔子也并非男尊女卑的始作俑者。

  对这句话的误解主要是由于古今字词的意义不同造成的,孔子说的“小人”是指平民百姓,是相对于大人、士之外的另一个阶层,并没有如今的贬义。“养”在文中指相处的意思,这样全句话就比较好理解了。意思是:与女人和平民百姓的关系很难处理好,过分接近了就不知道谦逊,过分疏远了就会心生怨恨。所以这句话是一句相处之道。

  现在骂一个人非常笨可能会用到这个词,但是令人想不到的是,原义却是夸奖的意思。

  意思是:宁武子在政治开明时则发挥才智,君主昏庸时则装傻充愣等待时机。孔子是称赞宁武子处世有道,这种“愚智”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正所谓大智若愚。

  现在常用这句话来表达对一个人的肯定、赞扬,说他守信用、说到做到,但其实本义并没有这么好,下次用的时候可要注意哦。

  子贡问:“怎么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说:“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使命。”子贡又问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宗族称孝、乡党称弟。“子贡问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意思是指这个人只认死理,做什么都固执己见,不问是非对错的求得结果,只能算是差一等的士。

  可能会有人因为这句话选择待在父母身边,或者只是自己选择安逸的借口。殊不知几千年前的孔子都是不赞成子女必须留在父母身边的。

  意思是父母健在的时候,尽量不要长期待在外地,如果需要远游的话一定要告诉父母自己的去向、什么时候回来等等。这句话的重点在”游必有方“,自己虽然远游,但是把自己的详细情况告诉父母后,他们不会因为心里没底反而对子女更加牵挂,这也是做子女的义务。

  所以说当一个人有了正确的目标,需要外出奋斗追寻时,即使父母健在,孔子也并不反对远游的。孔子那时的交通十分不便,远游近乎生离死别,但是尚有这样的雄心壮志,更何况如今社会通讯发达、交通便捷。所以说远不远游不是关键,关键是心中要有父母,不然近在咫尺也是枉然。常回家看看,实在不行,多打几个电话,别让你的父母只剩下你的背影!

  类似这种因为断章取义被曲解的古文还有很多,比如孟子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其实原文是说人如果不修习自己的德行,将会天诛地灭,而不是说人不为了自己,天理难容。可以说是完全曲解了孟子的话。

本文地址:https://www.kudz.cc/post/8721.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酷读者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