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座右铭,而且多是名人名言,用来激励自己并且可以在“座右铭”的鞭策下不断进步。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座右铭最初并非是一句话,而是一种称为欹器的酒具,并且和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有关。
相传春秋时期,齐桓公死后,国人为他建造了庙堂,并在里面摆放了一种名叫欹器的盛酒器。有一次,孔子率弟子朝拜齐桓公庙堂,见到这种器皿,于是对学生们说:“欹器空着的时候倾斜,把酒或水倒进去,到一半的时候就直立起来,欹器装满了就又会倾斜。所以过去齐桓公总是把欹器放在他座位的右侧,用来警戒自己决不可以骄傲自满。自满就好比欹器里装满了水,必然要倾斜倒覆。”孔子回去之后,也请人做了一个,放在座右警戒自己。可见,最初的“座右铭”确实是一种“物铭”,与欹器有关。南北朝时,著名科学家祖冲之也曾为齐武帝的儿子萧子良做过一个欹器。
但可能是后来这种欹器失传了,也可能是后人感到用文字更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于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座右铭”便逐渐演化成了铭文,这便成了名符其实的警戒鞭策自己的座右铭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