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著名历史学者、《百家讲坛》主讲人蒙曼到三门峡考察。她说,三门峡文化底蕴深厚,是许多耳熟能详的成语的发源地。有个词语叫“临池”,《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相传汉代书法家张芝在水池旁边练习写字,经常用池水洗砚台,结果一池子的水都变黑了,后人因此称练习书法为“临池”。还有个成语,叫“临池学书”,典故也源于此事。“笔冢墨池”中的“墨池”说的也是这件事。这些词语的典故就发生在三门峡:我国东汉大书法家张芝,在三门峡陕州故城苦练书法,创造了“今草”,成为草书鼻祖,人称“草圣”,后代书法家对他推崇备至。“书圣”王羲之对他极其崇拜,受其影响极深,一直认为自己书法赶不上张芝。陕州故城留有“张芝墨池”的遗址。
张芝祖上在西汉宣帝时因事招祸,从山东迁到甘肃天水,接着迁至敦煌。后来张姓人才辈出,张芝的祖父张做了汉阳太守,父亲张奂是东汉晚期的重要人物。张奂年轻时曾立下志向:“大丈夫处世,当为国家立功边境。”他到后来成为将帅,果然功勋卓著。他以赫赫战绩和廉洁品行威震西北,先后执掌幽、并、凉三州及度营、乌桓二营,后升大司农,位居九卿。
公元167年,关中地带受到少数民族侵扰,张奂派司马尹端、董卓出击,将来犯之敌打得一败涂地。皇帝要赏赐他,他推辞了,只要求将家从甘肃迁至弘农郡(弘农郡管辖今三门峡及周边地区,治所在今函谷关附近),获得准许。《后汉书张奂传》说:“旧制边人不得内移,唯奂因功特听,故始为弘农人焉。”后来张奂进朝为官,不慎为宦官利用,悔恨至极,朝廷给他封侯,他都坚辞不受,并对宦官为非作歹的行为极为反感,多次向朝廷建议给受迫害的忠臣平反。这自然为宦官忌恨,他不断受到宦官的迫害,最后遭受陷害,结束官场生涯,回到弘农闭门不出,与弟子千人讲诵儒经,著《尚书记难》30余万字。
张芝为张奂长子,字伯英,年轻时就很有操守,虽出身高官之家,却无纨绔之气,勤奋好学,潜心书法,“文为儒宗,武为将表”。见他如此优秀,地方官多次推举,朝廷也多次征召,但张芝对做官不感兴趣,均予以拒绝。人们对张芝的行为十分赞赏,称他为“张有道”。据前文所述,张芝家是公元167年迁至弘农的,至于张芝何时到今陕州故城,并无详细资料。今陕州故城,应为当时的陕县治所,陕县属弘农郡,自西汉初年建城以来,政治交通地位十分重要,离当时都城洛阳较近,皇帝曾多次“幸陕”,张家也许很快移居此地。从史料遗迹来看,张芝长时间在这里生活。
张芝在陕城居住时,一心练习书法。西晋卫恒《四体书势》:“弘农张伯英者而转精其巧,凡家之衣帛,必先书而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这个池子也就是后代人所说的“张芝墨池”。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对张芝十分崇拜,“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宋曾巩《墨池记》),在浙江绍兴也留下了墨池。“张芝墨池”成为陕州城一个重要遗迹。宋朝初年编成的《太平寰宇记》写到陕州时,专门提到“张芝墨池”:“张芝,字伯英,少好书,所居池水尽黑 ,迄今尚有遗迹。”历代文人墨客过陕州时,总要到此一游。明代《一统志》对陕州“张芝墨池”也有记述。清朝康熙年间,著名的诗人、书法家蒋蘅《过陕州》一诗中写道“竹影草堂传魏野,墨痕池水爱张芝”,将“魏野草堂”与“张芝墨池”两处遗迹并列提出,可见“张芝墨池”对世人影响很大。《辞源》解释“墨池”时专门提到:“河南陕州有汉代书法家张芝洗砚的墨池。”如今“临池学书”成为人们用来励志的一个重要典故。
汉代书写以隶体字为主,笔画一波三折,虽然比较规整,但缺乏流畅的艺术效果。西汉时期,草书主要出于书吏与戍卒之手,是一种典型的民间书体。到西汉末年书法家史游出现,草书的书写规范和审美理念得到普遍强化,并出现由俗到雅的转变。但由于这个时期草书作品并未得到士人阶层的普遍关注,因此,草书的文化审美价值尚未获得社会性认同。
东汉末年,随着社会动荡,人们思想变得异常活跃,书法艺术由书写工具逐渐独立,并出现较大程度的变革,随着新思潮的出现,草书得到重视,士人阶层开始出现“草书热”。不过这时草书仍以“章草”为主,虽然比隶书流畅一些,但仍带有波捺燕尾痕迹。
张芝在书法上师承崔瑗、杜度。他一开始练习“章草”,练得炉火纯青,受到人们的称道。但他不满足于这种状况,志在开创一种纯粹线条书法艺术,以流畅的笔墨,酣畅淋漓表达书法家的艺术情感,于是他刻苦练习。当时纸张比较贵,家里为了支持他,将衣物帛丝先拿给他练字,然后再漂染。他练了洗,洗了练,满池子的水因为衣帛反复漂洗都变成了黑色。
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苦练,张芝的书法自成一体,即现在意义上的草书“今草”。唐张怀《书断》概括其“学崔、杜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转精其妙”,并评价张芝草书“字体之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称他“一笔飞白”,开书法之一代新天地。后代书法大家尊称张芝为“草圣”“草书之祖”。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对张芝师法多年,但始终认为自己的草书不及张芝。怀素承认从二张(张芝、张旭)书法中得益最多。孙过庭在《书谱》中也多次提到他把张芝草书作为蓝本而终生临习。
张芝的草书真迹在东晋时就已经很珍稀了。庾翼在给王羲之的信中就曾写道:“吾昔有伯英章草八纸,过江颠沛,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到了唐朝的时候,张芝作品已经没有了线;王羲之传赞》有曰:“伯英临池之妙,无复余踪。”由于时隔1800多年,现在已经见不到张芝的墨迹实物,能看到的只是被收入《淳化阁帖》中的《八月帖》《冠军帖》《终年帖》《今欲归帖》《二月帖》等作品,不过这些作品有的也存在争议。(本报记者 刘书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