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抗抗是以小说驰骋文坛的,长篇小说《隐形伴侣》《赤彤丹朱》《情爱画廊》《作女》等,均在读者中引起过较大反响。其实作为一位有着丰富经历的作家,她的创作不仅仅局限于小说,也写出过大量优秀的散文作品。由华文出版社推出的《诗性江南》(2017年5月出版),汇集了张抗抗35篇散文代表作,生动记录了作者游览神州大地、领略海外风情的所思所感,浸透了作者对世事的感悟、对生活的畅想以及阅尽人生后的思想积淀。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于江南的张抗抗,尽管其人生的大多数时间是与东北那片黑土地为伴,然而,她的骨子深处却浸透了江南的血脉、江南的灵性、江南的温婉。因而,她的散文作品,总会让人感受到灵动的韵律、飘逸的色彩、诗意的想象。如《同里之思》,作者在对同里的自然景观、人文风情,特别是坐落在同里的著名园林——退思园进行过一番别致的解读后,思绪飞扬地抒写道:“同里那片富土,也由于退思园的存在,而区别于其他江南小镇,被罩上一层苦思冥想的思辨色彩。”应该说,给同里这座小镇冠之以“苦思冥想的思辨色彩”的提法,既是独创的,也是具有诗性的,同时也会引发游人的思考与想象,去感受这思辨意味的小镇。
而在游览浙江云和县的梯田美景后,作者在《云和梯田》一文中,更是展开丰富的联想:“春梯田,是一轴淡淡的水墨;夏梯田,是一帧精美绝伦的绣品;秋梯田,是一幅色彩浓郁的油画;冬梯田,是一幅轮廓分明、庄严冷峻的黑白木刻。”这,是何等美妙的想象。作者对云和梯田富有诗性的描绘,无疑会引发更多人对这片梯田的神往。
在《诗性江南》一书中,这样具有诗情画意的美妙文字,比比皆是。美,是散文的重要特质。语言之美,也是成就散文美的重要因素。
一个人阅历越丰富,见识越广博,对世界的认识也就越深刻,越具有哲理性。张抗抗即是一位阅历丰富的作家。特别是知青生活的历练,让她具有超出常人的敏锐与深邃。在她的散文作品中,充满了深邃的哲理与思辨色彩。作者在敦煌采风时,专门前往了鸣沙山。她脱去鞋袜,光脚走上沙丘,望着那一眼看不到尽头的茫茫大漠,感叹道:“沙之聚,有自由的风之手。那么人心呢?人心之聚,更求八面来风;若是一盘散沙,解铃还须系铃人——风聚沙,便是一个顺其自然、循序渐变的演进之途。想必是,当风渗透了沙子的心,风的需要成为沙子的需要时,沙子就自己走动起来、舞蹈起来,最后完成它的屹立。”从沙的聚合想到人心的聚合,这样的联想是奇特的,也是耐人寻味的。沙的聚合并不是风的强迫,而是“自己走动起来,舞蹈起来”;人心呢?要想人心的聚合,不也需要创造让心“自己走动起来,舞蹈起来”的条件吗?这样具有哲理色彩的文字,不只是献给这片壮美的大漠,也是献给读者的。
书中,作者取材深广,目之所及,似乎无所不包。琴棋书画、茶米油盐,高山流水、鼓瑟吹笙,充满着诗意的想象,包容着深邃的哲理。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寻常人家,无论是自然之美,还是心灵感悟,一旦进入她的视域,总会散发出无穷的韵味——一粒沙里,洞见世界;半瓣花中,阅尽人情。(贾登荣)
张抗抗是以小说驰骋文坛的,长篇小说《隐形伴侣》《赤彤丹朱》《情爱画廊》《作女》等,均在读者中引起过较大反响。其实作为一位有着丰富经历的作家,她的创作不仅仅局限于小说,也写出过大量优秀的散文作品。由华文出版社推出的《诗性江南》(2017年5月出版),汇集了张抗抗35篇散文代表作,生动记录了作者游览神州大地、领略海外风情的所思所感,浸透了作者对世事的感悟、对生活的畅想以及阅尽人生后的思想积淀。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于江南的张抗抗,尽管其人生的大多数时间是与东北那片黑土地为伴,然而,她的骨子深处却浸透了江南的血脉、江南的灵性、江南的温婉。因而,她的散文作品,总会让人感受到灵动的韵律、飘逸的色彩、诗意的想象。如《同里之思》,作者在对同里的自然景观、人文风情,特别是坐落在同里的著名园林——退思园进行过一番别致的解读后,思绪飞扬地抒写道:“同里那片富土,也由于退思园的存在,而区别于其他江南小镇,被罩上一层苦思冥想的思辨色彩。”应该说,给同里这座小镇冠之以“苦思冥想的思辨色彩”的提法,既是独创的,也是具有诗性的,同时也会引发游人的思考与想象,去感受这思辨意味的小镇。
而在游览浙江云和县的梯田美景后,作者在《云和梯田》一文中,更是展开丰富的联想:“春梯田,是一轴淡淡的水墨;夏梯田,是一帧精美绝伦的绣品;秋梯田,是一幅色彩浓郁的油画;冬梯田,是一幅轮廓分明、庄严冷峻的黑白木刻。”这,是何等美妙的想象。作者对云和梯田富有诗性的描绘,无疑会引发更多人对这片梯田的神往。
在《诗性江南》一书中,这样具有诗情画意的美妙文字,比比皆是。美,是散文的重要特质。语言之美,也是成就散文美的重要因素。
一个人阅历越丰富,见识越广博,对世界的认识也就越深刻,越具有哲理性。张抗抗即是一位阅历丰富的作家。特别是知青生活的历练,让她具有超出常人的敏锐与深邃。在她的散文作品中,充满了深邃的哲理与思辨色彩。作者在敦煌采风时,专门前往了鸣沙山。她脱去鞋袜,光脚走上沙丘,望着那一眼看不到尽头的茫茫大漠,感叹道:“沙之聚,有自由的风之手。那么人心呢?人心之聚,更求八面来风;若是一盘散沙,解铃还须系铃人——风聚沙,便是一个顺其自然、循序渐变的演进之途。想必是,当风渗透了沙子的心,风的需要成为沙子的需要时,沙子就自己走动起来、舞蹈起来,最后完成它的屹立。”从沙的聚合想到人心的聚合,这样的联想是奇特的,也是耐人寻味的。沙的聚合并不是风的强迫,而是“自己走动起来,舞蹈起来”;人心呢?要想人心的聚合,不也需要创造让心“自己走动起来,舞蹈起来”的条件吗?这样具有哲理色彩的文字,不只是献给这片壮美的大漠,也是献给读者的。
书中,作者取材深广,目之所及,似乎无所不包。琴棋书画、茶米油盐,高山流水、鼓瑟吹笙,充满着诗意的想象,包容着深邃的哲理。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寻常人家,无论是自然之美,还是心灵感悟,一旦进入她的视域,总会散发出无穷的韵味——一粒沙里,洞见世界;半瓣花中,阅尽人情。(贾登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