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春偶像电影里,似乎爱情才是唯一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但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这场以青春为名的狂欢盛宴,并非青春本来的样子。我们只是太容易被这样的青春童话所沉醉。毕竟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青春永远是生命中的黄金岁月,一无所有却又好像什么都能拥有。尽管总是轻易的被我们挥霍掉,但逝去后却总又无法忘怀。不管哪个年代,不管何种人都是如此。
大概从2012年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开始,青春主题的电影就成了中国电影院的常客。这种类型投入少,风险低,目标人群就是正处而立之年的80后们。他们是目前院线消费的主力,只要稍微用力煽情一下也很买账。于是众多电影人一哄而上,各色大同小异的青春故事粉墨登场,宛如一场永不退场的狂欢。这部《匆匆那年》不是第一部,也肯定不会是最后一部。不是最好的一部,但也绝对不会是最烂的一部。
这部电影在豆瓣、时光网上的评分都不高,可见进场观众并不认可。但票房却非常惊人,一甩同档期的战争大片《太平轮》。恬静单纯的少女和阳光灿烂的少年之间的初恋故事,走的是成年人凝视过去,回忆青春的套路,和之前《同桌的你》非常相似。初恋的美好,同窗的情谊,旧时的温馨,现实的残酷,痛苦的别离,整个80后学生时代的成长轨迹都被依次呈现在了观众面前。
从电影营销上看,这部电影最聪明的地方就是请了王菲来唱主题曲。天后开嗓,黄金万两。在电影未红之前,《匆匆那年》主题曲早已在各大音乐网站占据了榜首。很多人都是单曲循环了很多天,最后还嫌不过瘾,非要到电影院再看一遍MV。
加上《匆匆那年》这本小说本身质量并不差,积累了丰厚的网络人气,在发行上又巧妙躲开了霸气外露的《一步之遥》,坐尽地利人和,票房自然全线飘红。
虽然这部电影在营销上表现非常专业,但在制作过程中却毫无真诚可言。广告植入简单粗暴,那个广告里面包广告的快递包裹让人苦笑不得。情节支离破碎,情感转换过于勉强,很多小说里的情节舍不得,却又安排不好,显得杂乱无章。
而在选角上,这部电影也并不用心。我了解一部商业电影里,偶像的巨大作用,也知道彭于晏的小鲜肉确实很值钱,有着惊人的票房号召力。可是以32岁的高龄演一个北京高中生,还明目张胆的夹带浓厚的港台腔,想让观众不跳戏真的很难。既然电影已经这么赚了,找个靠谱的配音演员有那么费劲么?力推几个新人有那么冒风险么?
可惜制作人显然没有做好片子的动力,只是为了兜售青春回忆。而贩卖回忆也不过是把80后的青春简单物化成了几个标签,《灌篮高手》、迪克牛仔的《当》、千年虫、申奥、世界杯、非典,大杂烩一般,再配以时不时出现的慢镜头和煽情独白,反正肯定有你们想要的,你们就买票进来挑吧,挑完就慢慢的哭吧。
相比而言,岩井俊二数十年前拍摄的《情书》,同样是成年人的青春回忆要强过此片数倍。没有肤浅张扬的年代符号,也没有大开大合的狗血情节,专注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巧妙精致的结构叹为观止,云淡风轻的结局令人释然一笑。
说到底,这部电影只是一袋时光的发酵菌,本身的质量无关紧要。它只是触发了我们有关青春的满满回忆。于是闸门大开,洪流滚滚,坐在影院里的我们,带着暖色滤镜细细回味着青春岁月里的伤痛和欢喜,就这样被曾经的自己感动了。
在青春偶像电影里,似乎爱情才是唯一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但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这场以青春为名的狂欢盛宴,并非青春本来的样子。我们只是太容易被这样的青春童话所沉醉。毕竟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青春永远是生命中的黄金岁月,一无所有却又好像什么都能拥有。尽管总是轻易的被我们挥霍掉,但逝去后却总又无法忘怀。不管哪个年代,不管何种人都是如此。
我们甚至不得不承认,大多数人的青春都是索然无味的,或许只有脸红的悸动、心思的微澜,或许只是规矩的读书、考试、上学、工作,默默无闻,平淡的长大,根本就没有电影里的那些疯狂举动。不是非要闹到堕胎,才能刻骨铭心,才算在青春里放马走过。没有轰轰烈烈的经历,但我们依然难忘那段时光,更多是缘于“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遗憾;是珍惜“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羞赧;是怀念“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傻气。
电影中的方茴看似无比柔弱,对爱却无比执着,无比倔强。而陈寻恰恰是那种即使知道会背叛、会受伤,你也会奋不顾身的男孩。纵然陈寻劈腿做渣,方茴照样死心塌地,不计前嫌。这大概就是青春期爱情本来的样子。我们并无多少经历,却轻易的说了永远。那样忘我的他恋,单纯而毫无理性。其实这也是一场深深的自恋,真正爱的只是那个人在自己心中投下的影。于是就很容易用想象把他填充的异常美好。即使现实无情的敲打,也不愿清醒,最后头破血流,伤痕累累。
可电影终究只是个造梦的工场。能够给我们安慰,却无法给我们提供生活的答案。当电影结束的时候,我们依然要思考生活如何继续。
毕竟在青春这本仓促装订的纪念册上,或许某个人会是你爱情的全部,但爱情却永远不是生活的全部。所以只许向前走,不许你回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