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戏曲种类百花齐放,陕西有秦腔,四川有川剧,各地戏曲特点不一,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现在虽然也有很多地方小剧团,但他们人才少,力量薄弱,急需保护和传承。”在北京京剧院的办公室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京剧张派名家、北京京剧院一团团长王蓉蓉对传统戏曲传承的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从少年时代因一部京剧电影《杜鹃山》立志走上戏曲之路,到16岁时独自一人到北京报考中国戏曲学院,21岁勇敢挑战新创剧目《蔡文姬》、《杜十娘》,33岁获得第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王蓉蓉穿越严寒酷暑,一路坚守戏剧之梦。
如今人到中年,王蓉蓉不仅身兼北京京剧院一团团长、中国民主同盟会中央委员、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等数职,更从2003年至今连任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为我国传统戏曲保护多次提出议案。
王蓉蓉1961年4月出生在辽宁鞍山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教师、母亲是工程师。在谈起与京剧如何结缘时,王蓉蓉告诉记者,在她12、3岁时,京剧电影《杜鹃山》红遍大江南北,而剧中女主角柯湘的表演更让她着了迷,“那部电影我一连看了4遍,特别喜欢,就是狂热追星的感觉”。
那时没有电视、电脑,王蓉蓉就跟着家里的一台小收音机学唱样板戏。24小时连续播放的节目,她一有空就听,把所有的戏从头到尾背得清清楚楚,一个字一个音符都不落地滚瓜烂熟。
王蓉蓉并不像一些京剧名家出身世家,从小耳濡目染。甚至刚开始她跟着收音机中的戏曲节目哼唱时,家人还觉得“太吵闹了”。
后来,痴迷戏曲的王蓉蓉想报考中国戏曲学院。“那时家里生活条件很一般,父母工资少,不同意我考。”
正当王蓉蓉与家里僵持不下的时候,事情有了转机。当时王蓉蓉的父亲在上海治病,偶然结识了京剧表演艺术家童祥苓。在见到王蓉蓉后,童祥苓夫妇连夸蓉蓉嗓音条件好,有京剧天赋,劝说王蓉蓉的父亲让其从事京剧表演。
这样的劝说使得王蓉蓉父母最终同意16岁的王蓉蓉到北京参加全国艺术院校招生考试。最终,她考进了中国戏曲学院专修班,像她这样的幸运儿,全国仅有20名。
17岁考进中国戏曲学院,王蓉蓉因为身板已经“成形儿”,只能从头苦练基本功。她告诉记者,一般戏曲学院入学是6、7岁,练腰腿功,“我当时身体都长硬了,个子也长高了,练起来很费劲儿”。
当时,全无基础、如一张白纸一样的王蓉蓉只有把所有休息时间都用上才能不掉队。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王蓉蓉的大学时光基本是寝室、练功房、教室三点一线的生活。
四年后,王蓉蓉进入北京京剧院工作。排戏的辛苦是她青年时代的全部记忆。“工作以后大量的演出,都需要专门的舞台剧目,都需要再编写、编排。”
王蓉蓉的业余时间除了排戏,还要到剧场看戏学习经验。遇到不明白的,她回到学校向老师请教。对于新创剧目《蔡文姬》、《杜十娘》,她也勇于挑战。
“主演《蔡文姬》这部剧时,大概是40天要完成排戏、背唱、编排、演员配合等所有安排,还包括音乐、锣鼓配备、舞台设计等。40天的时间要完成这样的一部大戏是很难的。”那段时间,王蓉蓉早、中、晚一刻不停地工作,几乎没有休息时间,甚至忙到“连生病都没有时间”。
“白天排戏,晚上排完戏回家,脑子还想着背词,一直背到夜里一两点钟。这样的排练,让我印象非常深刻。”青年时期的汗水,给王蓉蓉后来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94年,33岁的王蓉蓉获得第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并逐渐成长为京剧张派的名家。
“这个职业非常辛苦,但既然选择了,就要认同,发扬老一辈艺术家的敬业精神。”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日益娱乐化、商业化,青年京剧演员面临着各种诱惑,能够坚持的为数不多,王蓉蓉对此深表担忧。
“在商业化市场化的前提下,个人的付出与所得回报也许并不是成正比,这更加需要毅力,需要受得住寂寞。”王蓉蓉希望青年演员严格要求自己,沉下心刻苦用功。
“不仅青年演员,不少年轻人在商业化影响下对京剧这种传统艺术也很排斥。他们生活节奏快,定不下心欣赏节奏缓慢的京剧艺术。”王蓉蓉表示,这种现象,给现阶段的京剧文化传承造成不小的阻碍。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王蓉蓉多次提出戏曲保护方面的议案,地方戏曲多样化保护、地方小剧团人才培养等方面一直是她关注的重点。
“政府部门应该拿出一部分精力,给这些地方小剧团一些帮助和支持,保障演职人员生活,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这样一来,能让他们把百分之百的精力投入到演出中。”王蓉蓉表示,“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也要给他们空间,哪怕是一小块儿登广告,写一点小评论,这也会给他们支持。各地戏曲都是中华文化珍贵的组成部分,要是有一些剧种失传就太可惜了,要想方设法让他们保留下来,传承下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