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借鉴和利用文学艺术手法,通过精心选材、合理布局和文学化写作,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才能将活生生而不是呆板生硬的军营生活、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官兵形象展示给受众,更好地宣传强军思想、展现强军风貌。
传播学理论认为,故事带给人们的是图像化、形象化、情节化的记忆,比单纯的道理让人记得住、记得牢。尤其在信息量极速增长的网络时代,哪家新闻媒体的故事能打动人,哪家媒体就能赢得更多的受众。深刻隽永的道理通过讲故事来传播,就更能说服人。习主席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国梦的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讲好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
作为军事新闻工作者,笔者在一线组织历经的数次重大战役性报道中,不仅时时体会着“既是一线战斗员也是一线指挥员”的军队媒体的特殊使命与责任,也更直接地遇到全媒时代作为军种报所面临的挑战,开始关注并在实践运用文学与新闻相结合的办法讲好新闻故事。
笔者以为,一个精妙的好故事,永远胜过一堆空泛的大道理。讲故事,就是要通过引人入胜的方式启人入“道”,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让人悟“道”,由此内化于人们的心,成为其人生的养料。实践表明,借鉴和利用文学艺术手法,通过精心选材、合理布局和文学化写作,才能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才能将活生生而不是呆板生硬的军营生活、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官兵形象展示给受众,从而更好地宣传强军思想、展现强军风貌。
首先要有故事。魏巍的名作《谁是最可爱的人》既是一篇战地新闻通讯,也被视为是一篇不可复制的经典纪实散文。正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军志愿军保家卫国牺牲奉献的感人故事,成就了这个名篇经典,也成为永恒的历史记忆。新闻不一定能成为文学,但归于纪实文学的作品可以转换为新闻通讯。对于传统纸质媒体来讲,如何讲好强军故事,就体裁来讲可以不拘一格充分运用故事素材,采取文学的笔法。采编实践中,我们曾尝试将某些稿件从副刊版搬到新闻版,通过由新闻体裁到文学体裁的转化使新闻版的故事性、可读性更强的做法,收到很好的传播效果。
2014年10月初,云南景谷发生地震。怎样在第一时间报道空军部队闻令而动?当天,有重要的新华社通稿,而一篇某雷达旅的短讯稿分量不足。通常,到值班社领导手上的文稿,是按编辑程序一级一级审定发上来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新闻是造不出来的。怎么办?夜班时,总编室把西部战区空军摄影记者拍的一组专题照片给我看。这时,已经是凌晨3点,我们迅速决定把图片说明改为新闻消息发在报眼位置,通过版面语言准确体现了新闻宣传的思想把握定位。这组摄影专题转换为新闻文字报道,在关键时刻起到了关键作用。
文新结合观照下的军事新闻表达,为讲好新闻故事,提供了新的路径。刊于空军报的《五次格言更改中的人生追求》一文,本是副刊的一篇纪实性报告文学,我们按照新闻稿件真实性的要求进行了深加工,并以新闻通讯的形式于头版头条位置刊发。后来,这篇稿件被解放军报选用并评为好新闻。
为什么要进行文体转换?该文反映的原南空导弹某旅广泛开展“写格言、话人生”活动。官兵把格言制作成卡片贴在床头,使其发挥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起到环境熏陶的作用。同时,他们积极探索如何从中摸清官兵思想脉搏,作为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依据和突破口。每一条格言都显示着一种个性,仿佛是一群年轻士兵进行的人生大讨论,而排长刘玉贵5次更改格言的故事深深吸引了记者。
刘玉贵第一次写下格言:孝心献给父母,忠心献给部队,信心留给自己。第二次:冰冷的扛在肩上,真想大声呐喊。第三次:淡然面对荣誉,绽放灿烂笑容。第四次:星星不怕高空寒,军人不畏战场险。学习实践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使刘玉贵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追求又发生了新的变化。他在即将随部队外出驻训时,第五次更改了格言:“忠诚爱民报国献身荣誉刻入心,平凡岗位点滴凝聚我践行!”
最初,我们按照报告文学的形式,开头写道:格言,是人们从实践经验中提炼出的带有一般哲理性的语句,它既是语言中精美的珍珠、华丽的彩贝,又是规范人们思想和行动的信条、准则。上版后,编辑部一致认为,此文有新闻事实,可以当做新闻通讯进行刊发。于是,我们进行了二次创作,把新闻主题锁定在一位排长的故事上,故事讲得真实,文字凝练精当鲜明。
近年来,各大纸媒都在对新闻故事化的方法进行探索。比如《解放军报》的《故事兵阵》专版、《空军报》的《强军故事会》专版等。今年5月10日刊于《人民日报》的报告文学作品《一棵小白杨》之所以打动人,是因为它记录的是活生生的边防战士的故事,展现了边防军人的大美,既有新闻性又有文学性。
硬邦邦的工作通讯往往吸引力不强。在把握好思想定位的基础上,穿插着使用散文的笔调,能够提升可读性,起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当年,穆青在采访焦裕禄的事迹报道时,群众一边讲一边哭,他一边哭一边记。采访结束时,穆青一拳重重砸在桌上:“不把他写出来,我们对不起人民。”正是因为深入开掘、深情为文,他在亿万人民心里播撒了党的好干部“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的精神种子。
有情节、有细节,是讲好新闻故事、增加新闻可读性的重要依托。获全军首届新闻奖一等奖的作品《党确认您》,写的是全国全军重大典型、广空某指挥所上马庄干休所离休干部、原武汉军区空军副参谋长、老红军张绪的事迹。
这篇稿件以第二人称“您”的写作手法,实现了跨越时空的对话式报道。向读者传递着这样一种认知:信念是岁月磨蚀不掉,颠扑不破的。信念之灯,能够照耀我们克服困难、走出逆境;信念能创造生命价值,使人生绽放出璀璨的光芒。张绪事迹见诸报端后,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张绪”这两个字,一时间成为青年官兵传颂最多的高频词;同时,张绪事迹的宣传也得到中央媒体以及兄弟军兵种报纸新闻同行的认同和好评它以新闻性、思想性、文学性的高度融合,彰显着典型宣传的无穷魅力和强大生命力。
一则新闻或一篇文学作品,能打动人的往往都是细节。细节的魅力是无穷的,如果在新闻采写中能够像文学作品那样注重细节,稿件就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阅读张绪的材料时,我们无意间发现张绪孙女写的一些看爷爷日记、向爷爷学习的体会。张老孙女是一名空军军官,她不正是80后、90后青年的代表吗?这个结合点,正好可以拉近典型与当代人的距离。于是,我们又以《翻开爷爷厚厚的日记……》为题,报道了爷爷的日记和两代人的交流,这种夹叙夹议的报道,避免了日记摘登的惯常做法,增加了真实感、亲切感和可读性,也寓意新一代对老一辈革命者信念的薪火传承、党的事业一定会兴旺发达的信心和祝愿!
还有两点体会:一篇文章、一部作品,打动人的是细节、让人记住的是细节,细节的魅力是无穷的,细节的光辉是永恒的。比如,我们在主通讯的初稿中记叙采访组成员缅怀张老时,写的是“深鞠一躬”,后经推敲改为“敬上一个军礼”。因为我们是军人,作为穿着军装的后人,向同样穿着军装的一位老军人表达我们和千千万万战友的致意和哀思,这样的表述更为贴切和庄重。比如,为让全文高度凝练,使有限的篇幅包含更大的信息量,在追述记者祭奠张老的情景时,我们只用了“献上花篮”四个字,割舍掉了大段抒情的文字描述,这四个字在恰当的语境里,表达出了敬仰之情,使文字显得干净而又不失大气和深沉。
生动的故事比干巴巴的叙述有说服力,有文化内蕴的故事比空洞的描述有穿透力。今天的军营,不缺故事。关键是,要有一双善于发掘故事的眼睛,要抓住文化精魂这个内核,巧妙地呈现现代军营的生龙活虎。获得第三届解放军新闻奖一等奖的《走进空军水兵》系列报道,是以文学的手法来报道基层官兵生活的有益尝试。
我们把目光锁定在原南空某水运大队,列席大队党委常委会、旁听一队队务会、亲历二队航海班班务会;在甲板上体验“水兵寻宝”,在船舱里倾听“新闻评述”,在悬念设计上下足了工夫,不断追问这个水运大队组建11年来安全无事故的奥秘,从而使这组系列纪实通讯带有了章回体式的文学特点。
想写出打动人心的东西,只有深入到新闻事件的最前沿,才能获取最鲜活的材料,才能给读者献上冒着热气的最新信息。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才有可能发现不一样的新闻素材。当时正值初冬,我们一行人来到海岛深处的这支空军船艇兵部队。在这里,我们走遍了每一艘船艇,在每一个船队吃过“碰饭”,先后两次随航执行任务。采访过程中,我们“眼、耳、嘴、腿、脑”并用,通过眼睛观察周围的每个细节、耳朵听取来自不同层面的声音、嘴巴询问心中的谜团、双腿身临其境寻访事实、大脑带着问题因势利导诠释其中因果的方式,真实再现了空军水兵那种别样风采和生命的质感之大爱,每一篇文章都花了很大力气、下了很大工夫,从不同的角度掌握来自各个方面的新闻素材,为选择新鲜的角度打下广泛而坚实的基础。
写作过程中,我们突出了安全和文化两个话题。从工作层面讲,是采写反映战斗力生成与安全稳定工作如何做到“同频共振”的,采用现场“同期声”的手法,聚焦水运大队党委常委会、队务会、班务会这三个场景,在会中“捞”新闻。从某种意义上说,会议是议论、观点最集中的地方,是工作信息最密集的地方,所以每篇文章都大量摘录了会议现场官兵的发言,最后通过穿插个人思考与感悟成文。这样写作的好处,首先是增强亲历式报道的真实感、现场感,倾听从部队政委、参谋长、政治处主任到普通战士的发言,可以说真实地感悟了不同岗位官兵的工作情况;其次是增加了文章的活力,通过不间断的镜头切换,把读者带到现场,使其能看到、感觉到甚至闻到当时所发生的一切。可以说,这样的新闻报道,让读者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什么叫官兵一致,读懂了水兵性格,理解了什么叫同舟共济、患难与共……从这些官兵身上,读者能够进一步悟出该怎样热爱基层,贴近基层,抓好基层基础性建设。
能不能写出优秀的新闻作品,最根本的在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报纸字字连着政治、连着思想、连着责任,党报呈现的文章作品,绝不是婉约、舒缓的小调,它是嘹亮有力的踏歌,它拒绝因一己悲欢去游走笔端,需要的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气魄、刀锋般的笔触,需要的是作者对历史责任的担当,更需要以哲理的思考强化新闻作品的思想表达,让读者回味无穷。任何一个新闻作品,都源于新闻事实本身,但又要超越新闻事实。思想有多深,视野就有多开阔;心灵有多美,情感就有多纯;信念有多坚,作品就有多锋芒。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是传统媒体区别具有“海量”特征的网络等新兴媒体之所在。
一篇优秀的新闻作品,往往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需要作者以哲理的思考强化新闻作品的思想表达,让读者回味无穷。任何一个新闻作品,都源于新闻事实本身,但又要超越新闻事实。思想有多深,作品的分量就有多重。因此,新闻稿件不能停留在就事论事的表面叙述上,需要像文学作品那样有深沉的思想内涵。
褪除说教的面孔,用最朴实的文字,写出最华丽的内涵,最出彩的笔墨要用心感悟。在走基层采访活动中,笔者在采写的题为《巴丹吉林的生命礼赞》通讯的最后一部分中写道:
从巴丹吉林沙漠边防一线归来,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每每看到书桌上战士们送我的戈壁石,似乎总有一种情感暖在笔端。茫茫大漠,该有绿的生机了吧?弱水河畔的胡杨林,可吐露出春的新枝芽?边关的明月,可忠诚地守望着旋转的雷达?也(请)把最亮的一弯明月照进战士们的梦乡。
编辑老师加的一个“请”字,提升了主题深意,更增添了对基层的敬意。这就是文字的力量,更是思想的力量。
新闻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新闻工作者创新表达的脚步一刻也不能停歇。只有把“我们想讲的”和“受众想听的”统一起来,把“陈情”和“说理”一致起来,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才能创作出更多“有波涛,有悬崖,有奔腾,有冲动,有激情”的精品力作。
表达是点燃思想的火炬。“用颜色不一样的烟火,为天空装点斑斓”,方可有效提升新闻作品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如果用一句话形容工作忙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与“头一抬,天就黑了”,哪个更有新意,更容易打动人?答案显而易见。随着时代变迁,新闻的内容和形式需要不断探索、创新。
深入人心的新闻作品,必定与崇高的使命担当联系在一起,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蕴涵丰富的意蕴。“回响”意味着效果,意味着对社会、对部队的推动和影响作用,意味着先抓住主流,从而引领主流。军事新闻工作者要学会在纷扰中沉寂灵魂,提高思想的锐度。要以政治家的眼光办报(台、网),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在报道中彰显思想的力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