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往年不同,今年关于状元的讨论,集中在他们身上的,不再是勤奋、刻苦、有方法、穷人孩子也能逆袭,而是
比如陕西文科状元向远方,贵州理科状元查致远,福建理科状元陈汜玄,都是漂亮的少年。
北京文科状元熊轩昂,则以一段采访,直接将热点切到了原生家庭对人成长的重要性上。
我是中产家庭孩子,生在北京,在北京这种大城市能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决定了我在学习时能走很多捷径。
能看到现在很多状元都是家里厉害,又有能力的人,所以有知识不一定改变命运,但是没有知识一定改变不了命运。
除了欧美等地,还在巴西住过两个月,也去过最年轻的国家东帝汶,以及充满异域风情的印度尼西亚等等
许多底层的孩子,终其一生都没有到过港澳台,更不用说在高中之前,就已经周游列国。
据熊轩昂的同学说,北京二中的人非富则贵,许多同学的父母都是外交官,接送学生放学的车,有不少是玛莎拉蒂。
物质的优越,地位的高人一等,职权的高不可攀,使得一些孩子一出生,就出生在了普通人奋斗的天花板上。
但是,比之于这种资源上的优越,熊轩昂的父母,还给予他另一种更宝贵的财富:认知上的丰沛,与观念上的自由。
熊轩昂说,父母对他并不严厉,哪怕高三一模考试,他考得极糟,父母也没有审判与批评。
我觉得父母给我无形中的帮助特别大,给我营造了一种很好的家庭氛围,对我学习习惯、性格上的培养都是潜移默化的。
2013年的北京文科状元孙婧妍说,父母从小陪她一起阅读,推荐适合的书,培养她的语感,和她一起成长和进步。
“偶尔我也会厌学,不想看书,爸妈注意到了,也不说什么,就把电视关掉,坐下来看书,看到他们在看书,我也就不好意思不看书了。”
你看,教育就是这样。它不是父母喋喋不休的说教;也不是不容孩子有半点放松的军事化看管;更不是望子成龙的控制,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催逼。它是一个健康的生命,在自由的家庭氛围里,被爱与理性浇灌,自然而然成长出的模样。
父母有爱,孩子就有安全感;父母有见识,孩子就会看到更多精彩;父母有理智,孩子就不会被控制,不会被迁怒,也不会被嫁接父母未竟的理想。
记者问熊轩昂:“你想向你父母一样成为外交官吗?或者这是你未来职业规划的一种选择吗?”
是的,比之于熊轩昂父母的职位与资源,这一点更弥足珍贵——父母理念开明,格局开阔。而这一点,另一个细节也可证明。
对于孩子考中状元,记者采访母亲,问有何感想。母亲没有表现出苦尽甘来的庆幸,也没有“孩子的人生划上圆满句号”的人生赢家感,而是温柔又理智地说:
“这也是他求学阶段的经历。就像他在学校里考了第一名,算是对他一个阶段性学习的肯定。他才18岁,刚刚成年。”
注意,母亲一直强调两个字,“阶段”。她认可孩子的成绩,但是,她也在传递另一个更重要的意思:
随着高考竞争激烈程度的提高,考生的高考成绩除了与考生本身努力有关之外,考生所拥有的社会资源、教育资源也至关重要。
所以熊轩昂才会说,在北京这样一线的教育资源“大国”,拥有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拥有很多通向教育的“捷径”,而这些,是农村地区的孩子无法享受到的。
这孩子年轻如此之小,说话却老道,观点也客观、实在。但正因其实在,才更显现实的残酷:
父母拥有多少财富、人脉与资源,决定孩子站在多高的起点。父母拥有怎样的修为、见识和格局,决定了孩子能拥有怎样的精神内核。
中国人大哲学教授王方,养育出了王小波;数学家杨武之的儿子,生出杨振宁;民国教育家邓以蛰的儿子,名叫邓稼先;梁启超的儿子,名叫梁思成;古文学家钱基博的儿子,有一个古文功底同样深厚的儿子,名叫钱钟书。中国外交家的孩子,成了今天的北京高考状元。
所以,如果你想孩子成龙成凤,那么,你应该问问自己:你是龙是凤么?你不是,那么,去修行,去奋斗,去腾云驾雾。
发表评论